第(2/3)頁 等等,刺史! 阿史那曜猛地以拳擊掌,他想起來了,“倉州刺史!” “對!倉州刺史就是王皇后的同母弟弟?!? 而根據九重樓收集到的消息,阿史那曜知道,元安帝的圣駕已經抵達了倉州! “呵呵,元安帝這是想重新拉攏王家??!” 所以,被他丟下冷宮十五年不聞不問的小公主,都拿來利用。 萬年公主? 封號尊貴,但并沒有實質性的好處。 封地都不在元安帝的控制之下,食邑再多,也不過是虛空畫出來的一張餅,根本就吃不到人的嘴里! “好算計!好算計啊!到底是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人?!? 阿史那曜越想越覺得,這才是真相。 沈繼都驚呆了:……這都能聯想到一起? 不過,細細一想,似乎也有些道理。 皇伯父不比以前,他現在就是帶著點兒殘兵的喪家之犬。 若是倉州的刺史不恭敬,甚至有了異心,皇伯父的情況,還真的可能會糟。 別的不說,皇伯父若是想要在倉州一地征調府兵、征集糧草,若是刺史不配合,就會有麻煩。 不過,王國舅,對,這位王刺史,才是大盛朝名正言順的國舅。 可比那個什么姚國舅根正苗紅得多。 王皇后薨后,元安帝沒有再冊立皇后,王家便是唯一的后族,王皇后的哥哥、弟弟們也就都是國舅。 可惜,人家王家是氏族,家族的男丁,都靠著門蔭、科舉出仕。 他們做官后,也都各展所長。 再加上王皇后死了都有十幾年,又有姚家強勢崛起。 人們提到王家,更多的還是他們的門第,族中子弟的優秀、高貴。 王皇后的父親,就是王老相公(相公:宰相的尊稱),而不是什么國丈; 王皇后的兄弟們,則是王侍郎、王刺史,也不是國舅! 王國舅,咳咳,還是稱呼人家王刺史吧,讓姚國舅這么一折騰,國舅兩個字都變得下賤了。 沈繼和王家無冤無仇,覺得自己不好這么羞辱對方! “阿曜,王刺史到底只是個文官,他主政倉州,可并沒有兵權啊?!? 倉州距離散關比較近,散關有駐兵,所以倉州就沒有屯兵。 王刺史手底下也就只有一兩百的皂吏,并沒有人馬。 在沈繼想來,皇伯父與其“討好”王刺史,還不如直接向散關的守軍將軍示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