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給兒女們說親,也是想方設法的高攀世家子、世家女。 其實,不說朝臣們了,就是元安帝,又何嘗不是這樣? 沈家的祖先,給自己炮制了一個“吳興沈氏”的身份。 元安帝自己呢,也是求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兒。 他的后宮,除了姚貴妃,還有好幾個世家出身的妃嬪! 元安帝非常矛盾,骨子里傾慕世家,可為了君權統治,又必須削弱世家。 文官集團,難度比較大。 論讀書,寒門子弟,是真的比不過世家子。 “……所以,他只能抬舉武官!” 沈婳緩緩點頭,“吳庸!薛易!” “散關的鄭啟,哦,對了,還有阿史那雄!” 沈婳可沒忘了,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 說起來,阿史那雄應該才是元安帝一手培養起來的名將。 奈何他過于信任,硬是養虎為患,最終被反噬。 “對!從高皇帝起,本朝的歷代皇帝都在持續地削弱世家。” 姜硯池對于沈婳沒有遺忘阿史那雄,并不覺得驚訝。 他的小公主,向來都是嚴謹、細致。 很多人,只知道阿史那雄亂臣賊子、兇殘暴虐,卻都忘了,他也曾經英勇神武,是元安帝一手提拔起來的沙場悍將。 可惜啊,阿史那雄到底辜負了元安帝曾經的知遇之情、提拔之恩。 曾經那般信任、相合的君臣,如今反目成仇,勢如水火。 “那個鄭啟呢?其人品行如何?” 沈婳已經開始計劃著是不是把鄭啟的人馬拖入局中,便想要多了解此人的情況。 姜硯池想了想,說道,“不好武斷的評價是好是壞。” 沈婳點頭,“我知道,好與壞、忠與奸,并沒有那么明顯的界限。” 再者,就算是好人,也會做壞事。 而就算是奸臣,也能夠做出利國利民的善事。 人性復雜,現實也有著太多的無奈。 論跡不論心,只看結果吧。 沈婳如此的清醒,姜硯池已經習以為常。 他繼續說道,“我曾經跟鄭啟有過接觸,此人不似薛易那般耿直,可也不像阿史那雄那般狼子野心。” “鄭啟在某些方面,有些像吳庸。頗有些籌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