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自己醒來后,發現真的撿回了一條命,吳庸就有了許多想法。 他確實不會跟隔壁的薛易一樣,輕易被恩情所束縛。 但,生而為人,對于愿意救自己性命的人,還是有幾分感激的。 吳庸躺在草堆上,喝著兵卒們送來的湯藥,感受到自身的生機在一點點的恢復,他就開始重新審視沈婳此人。 除去恩情,最重要的還是—— 自己胸口破了一個洞,按理說,是必死無疑的重傷。 結果呢,小公主幾句話,姜硯池做了點兒“針線活”,就真的把自己從閻王殿拉了回來。 只看小公主這“神仙手段”,吳庸都愿意多幾分考慮,是否投到她的門下。 另外,醒來后,身體不能動彈,但耳朵、眼睛都還能用。 在別人看來,他就是個病歪歪、半昏半睡的重病號。 實際上呢,吳庸聽到了、看到了許多事兒—— 小公主是神仙弟子,夢中遇神仙,跟著神仙學會了許多神仙手段; 小公主仁愛寬厚,不但在京城被圍困的時候,帶著一群小太監、小公主逃了出來,這一路上,還對他們十分優待。 有吃有喝,還專門為宮人們打造馬車代步。 小公主還非常善庖廚,什么鐵鍋炒菜,什么紅燒肉,從離京到現在,她的隊伍,就沒有缺過肉食。 她還熱衷“撿人”。 先有朱大廚,接著是鄭院正,還有二十一郎—— 天知道,在聽聞姜硯池的遭遇后,吳庸險些笑出聲:“哈哈,姜二十一,你也有今天啊?!? 得了疫病,被元安皇帝丟在了路邊。 姜家上下沒有一人關心。 孤零零一個人,病得奄奄一息,躺在路邊只能等死。 還是小公主,不懼疫病,把人撿了回來。 笑了好一會兒,險些把剛縫好的傷口給笑得崩裂,吳庸才一邊捂著傷口,一邊停了下來。 然后,吳庸反應了過來—— 老天爺! 那可是疫??! 得了就會死,還一個傳染一大片,小公主居然把人救了回來? 初次聽聞“神仙弟子”的時候,吳庸還嗤之以鼻。 畢竟,對于他這樣精于算計、善于謀劃的謀士來說,利用沈婳、炮制神跡,最是拿手。 而他本身其實并不信什么鬼神之說。 他是武將,可也從小讀圣賢書。 圣人云:子不語怪力亂神。 吳庸深以為之。 但,沈婳的所作所為,徹底挑戰了吳庸的認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