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十四郎說笑了。這里雖然是姜宅,卻不是姜氏公中的產業,而是我們二十一郎的私產。” 門房原本還帶著一絲客套的假笑。 聽了鞭痕男子的話,連這一絲的假笑都收了起來。 他略帶倨傲地說道,“既是我們小郎君的私產,自然一切都由他做主!” 鞭痕男子,也就是門房口中的二十四郎。 他全名姜權,在姜家同輩里排行第二十四。 從這個超過兩位數的排序可以看出,姜家不只是子孫繁茂,還疑似沒有分家。 事實也是如此。 姜家一共六房,已經五六十年沒有分家,形成了五世同堂的盛況。 沒有分家,那就是一家人。 姜權便有了強辯的借口。 他冷笑一聲,本就可怖的鞭痕,扭曲、糾結,愈發讓人看了心里發寒。 “私產?真是可笑,姜家可曾分家?” “《大盛律》有云:父母在,無私產!” 沒有分家,父母尚在,做兒女的就不能有自己的私產。 哪怕已經成了親、做了官,有了俸祿也是要上交給公中,然后再有公中分派月例。 這既是規矩,也是皇朝律法。 兒子若是膽敢置辦私產,族中長輩有權利沒收,并按照族規國法懲處。 姜權的這番話,若是被尋常奴婢聽了,定會被嚇到。 這是給自家主子惹禍呢。 姜硯池的門房,卻還是一臉矜持:“二十四郎說得沒錯,父母在,無私產。” “可問題是,我家二十四郎的父母都不在了。” 姜硯池的父親姜源救駕而死,姜硯池的母親憂傷過度,也在姜硯池七歲的時候病故。 元安帝會把姜硯池收做義子,并接到宮里撫養,不只是感念姜源的救命之恩,也還是因為姜硯池成了孤兒。 當然,按照古代的禮法,無父無母的孤兒,還有宗族、長輩照拂。 姜硯池也有嫡親的大伯和二伯。 但,隔了一層,到底不如親生父母。 元安帝不想讓臣民寒心,覺得自己是個不懂得感恩的暴君,便直接下旨,讓姜硯池入宮。 姜硯池雖然有瘋病,但他生得一副好皮囊,小時候是白皙可愛的小金童。 長大后,則是俊美無雙的翩翩玉郎。 最妙的是他天生神力,簡直就是老天賜予的戰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