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趙天新這個副主任別看也是正處,楊崢點個頭,通過領導班子會議就能夠將這件事定下來。這么簡單的流程,一年半都沒有實現,絕對是有原因的。 不過很多人不愿意承認自己不行的原因,寧愿相信自己是被針對了,或者區別對待了。 張元慶看著曾凡科,有些好奇的問道:“你和趙組長的關系怎么樣?” 曾凡科表情微微一滯,略顯尷尬的說道:“趙組長之前也是我的入門老師,我對他很尊敬。不過他不是很喜歡我,覺得我性格稍顯軟弱。” 張元慶似笑非笑的說道:“是不是覺得你原則性不強,不跟他同進同退?” 曾凡科不敢回應,張元慶知道必然是這樣。別看趙天新只是一個組長,但是他在室里面群眾基礎很好。 能力強,權限大,再加上身邊聚了一群人。時間長了,很容易形成一個小團隊,一旦小團隊形成,那必然是要求同進同退,這就是隱藏的山頭主義文化。 山頭主義的形成,最基礎就是抱團。抱團是很多人內在的需要,人類天生就有尋求團隊合作的基因。在體制內也是這個情況,一旦抱團的話,那么團隊內部也會有遠近親疏。 大力支持自己的,自己也要支持他,愿意跟著自己同進同退的,那么必然吸納成為關鍵成員。至于對小團隊來說,立場不堅定的人員,就會疏遠和排斥。 曾凡科在小團隊的人眼里,大概就是立場不穩定。畢竟大家都在排斥張元慶,按照團隊的意志,那就是想辦法疏遠,冷臉相對張元慶。 當然趙天新這小團隊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否則的話,只怕自己的遭遇就更差了。 張元慶看曾凡科露出尷尬的神情,寬慰他道:“行了,情況我已經了解了。咱們努力把事情做好,團團伙伙、山頭主義,現在也是行不通的。” 曾凡科聽到張元慶這么說,他猶豫一下又補充了一句:“其實趙組長人是挺不錯的,比較關心同事,而且做事也比較公道。他作風比較正,就是有時候愛鉆牛角尖。” 張元慶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每個人都是復雜的,也是不完美的。趙天新存在一些問題,不過終究還是得民心的,也是有能力做事的。 曾凡科看到張元慶沒有再說話,就悄悄離開了。 下午下班之后,張元慶就把車開到周強斌家,接上周依依去林翠柔家里吃飯。 自從張元慶調到省城之后,周依依就隔三差五回來。為此,趙心怡給她買了一輛車,方便她來回通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