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元慶滿臉笑容,跟著王飛宇的夫人聊了一會。特別對于她院子里面種植的蔬菜,做了一番中肯的點評。 聽說張元慶對農活這么了解,王飛宇的夫人也很高興,兩個人在院子里面多聊了一會。 直到王飛宇走出來,才把張元慶迎到了客廳里面。 看到張元慶拎著的東西,王飛宇就露出了不悅:“張區長,你看你上次來,還算是有點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次來,怎么搞的這么俗氣,我讓我老婆把你東西放回車子上。” 張元慶解釋道:“上次來的匆忙,沒有來得及帶東西。這次既然有時間準備,自然要帶點老家的土特產。這也是晚輩的一點心意。” 張元慶主動提到了晚輩二字,確實是給足了王飛宇的面子。 王飛宇卻堅決搖了搖頭:“君子之交淡如水,東西還是拿回去。你想要來看我這個老頭子,咱們隨時可以交流。東西就不要拎了,否則關系也就不那么純粹了。” 看到王飛宇如此堅持,張元慶試圖放下來,仍然被他拎起來往外送。 張元慶沒辦法之下,只能將東西放回了車里。這才跟著王飛宇一起,回到了他的家里。 “看到你來找我,這就是最好的禮物。張區長,看來這段時間,你又有新的感悟?” 這一次王飛宇沒有再與張元慶打啞謎,而是開門見山的拋出了問題。 說起來,張元慶也有些慚愧,真正的感悟還是來自于周依依的提醒。他也沒有跟對方繞,而是很誠懇的說道:“王書記,這次繁華區的事情牽連到你,是我所沒有想到的,這也不是我的本意。” 王飛宇搖了搖頭:“成王敗寇,從我離開繁華區的時候,我就知道有這么一天,我運氣算是不錯的,只是降職而已。通過降職能夠斷開和繁華區的聯系,已經是最好的安排了。” 王飛宇說著,深深嘆了一口氣:“這幾年,我一直背負著不屬于我的罪名,能夠了解我的寥寥無幾。我也沒有想到,張區長能夠看出繁華區繁雜之下的真正東西。” 張元慶看他這么說,于是就把周依依跟自己分析的結果說了出來,包括對王飛宇的猜測。 如果按照兩個人的猜想,王飛宇不僅不是傅云那一派的領頭人物,反而一直都是主張發展繁華區的正面人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