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是現在同等級別來說,國有企業的一些職務,收入遠遠高于體制內。只是你在企業內,哪怕是個正廳或者副廳,本地官員比你級別低兩三個級別來找你,你也要客客氣氣。 這正是有些人開玩笑說官本位高于金本位。 張元慶和周依依一起跟著鄭瑤算是來見世面的,當然與周依依不同的是,張元慶是學會的正式成員,雖然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學會的活動。 而學會的正式成員和非正式成員差距很大,這個論壇的舉辦在一個大型的會議室,四面都掛有電子顯示屏。這些顯示屏,可以用來播放視頻或者t。 而正式成員是坐在居中大橢圓形圓桌邊,非正式成員除非是特邀代表,像是周依依等人只能坐在后面的觀眾席。他們只有聽的資格,并沒有發言的資格。 張元慶坐在位置上之后,他看了看自己的左右,都是一些老同志了。左邊的老同志一頭白色的卷發,跟喜羊羊一樣,不過他煙癮很大,香煙幾乎沒有間斷過。 右邊的老爺子穿著很樸素,戴著老花鏡費力看著會議材料。 當然并不是所有成員都是老同志,嚴格來說,成員是按照老中青來設置的。只不過像張元慶這么年輕的,也只有四個人。 就這四個人,看起來也是一臉的書卷氣,要不然是什么博士生,要不然就是學校的年輕教授,專門搞學術研究的。還有一些青年人是旁觀者。 中年派就不一樣了,有幾個看起來都很威嚴,也不知道是不是公職人員。但是老年派最多,占據學會成員的八成以上。 這讓張元慶甚至懷疑,這個學會有點像是夕陽學術團體。這種團體張元慶也是接觸過的,以前他在江北市政府的時候,就曾經陪同一些老科協的同志去調研。 這些老同志的確對于科技發展有著別樣的見解,畢竟能夠到這個年齡還想著老有所為的,都還是有些情懷的。只不過,這些老同志的影響力還是有限的。 好在來之前,張元慶就懷疑這個高質量發展學會就是一個民間團體,所以對此沒有過多的期待。大概這個團體在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不過跟體制內的關系不大。 而當初鄭瑤進這個學會很感興趣,或許是因為她本身就是搞學術的。在學會的材料上能夠看到,鄭瑤如今是這個協會的副會長之一。 等到論壇即將開始的時候,邢東輝老爺子這才跟著幾個中年人一起出現。張元慶看到他,也沒有管其他人怎么看,起身就迎了過去。 在張元慶的心里,邢東輝老爺子是幫過自己大忙的,所以他非常尊敬,在心里當做老師一樣的存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