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四十多歲才上正科,這輩子也就在這個范圍了。所以說三十多歲是非常重要的階段,有可能起了風云,就從鯉魚變成龍了。 而這個風云也不是平地而起,需要的是一絲一毫的積累。優勢也是一點點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其中有一步蹉跎了,就會耽誤很多事情。 關青允遲疑了一下,張元慶看向他,淡淡說道:“或者這樣,我替你向葉縣長引薦。他還欠我一個人情,這個人情的分量,大概也夠你提拔了。” 關青允立刻反應過來:“領導,您說笑了。人情用在這個地方太浪費了,我剛剛只是在想,如果招商局陷入這種矛盾之中,就怕人心思動,是否要強化制度管理,這樣可以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防止有人擅自做出一些無法彌補的損失。” 關青允說著,只覺得后背都濕了。他這才反思自己太過心急了,剛才沉默的表現,顯然是在張元慶心里丟分了。 自己跟著張元慶到如今,中途出來一個鮑爽,現在鮑爽到省里面去了,自己就是領導最為信任的心腹。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同進同退,那么將會失去一個最好的機會。 甚至現在如果錯過了,以后就是真的按照自己母親的想法,做成了那件事,也未必就能夠得到領導多少信任和關注。 關青允已經逐漸摸出了張元慶的性格,也開始知道自己母親的一些做法是偏激的。張元慶這個非常重情意,與托妻獻子相比,更看重一個人能否跟他共風雨。 如今常溪縣就是這個情況,既有風雨又有危機,自己如果不緊緊跟在他身后,那么就會被他甩開了。 好在關青允及時反應過來,張元慶也沒有繼續追問,只是點了點頭:“強化制度管理是對的,還有要抓住幾名股長,包括業務骨干。管理的本質還是人,隊伍不散的話,事情還是能做成的。” 關青允做出保證:“無論如何,我一定會穩住招商局,減少他們對這里的影響。” “這是對我們的一次考驗,把事情做好,這才是我們立事之基。” 張元慶看關青允堅定的點頭,就沒有再說什么了。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如果關青允忍受不住誘惑,張元慶也會助他一臂之力。 但是從此以后,雙方就會漸行漸遠了。 關青允離開之后,張元慶又思考起葉俊這個事情。雖然自己拒絕了他,沒有跟他一起搞事情,但是對方的做法,也讓自己有些不滿。 你還沒有成為縣長呢,現在就搞事情,那么就別怪我給你制造一點困難了。萬一真把你栽倒了,你也別怪我下手太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