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元慶微微一笑:“這是我寫的一篇論文,是我近兩年工作的所獲,也是檢驗我的工作成果。這篇論文已經被安北日報看中,他們不僅答應要在日報的重要版面刊登,而且將會向上推薦。 不過這么一來,我這篇論文還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正完善的。我想要請葉縣長幫我看看,到時候咱們都是作者。” 張元慶雖然沒有說誰是第一作者,不過這個事情已經不需要說明了。除非張元慶頭腦有包,不然肯定不會讓自己做第一作者的。 正如大營商工作考核辦法,張元慶付出那么多心血,也沒有打算成為第一作者。 葉俊拿到這論文,只覺得久旱逢甘露一樣的暢快。這幾天,他一直沉浸在被馮書記否定的陰影中,讓他心里有些不得勁。 現在看到這個論文,他又覺得自己有機會了。如果這篇論文以自己為第一作者上了安北日報,那么就有一定的影響力了。 如果真的能夠向上推薦,那么自己自然還是會得到相應的曝光,甚至引起省里、市里的注意。 在這個關鍵時刻,張元慶送來這個大禮,對他來說是撓到了癢處。 張元慶明明已經跟鮑勇達成了統一目標,卻又轉而給葉俊遞梯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也不想兩面三刀,不過利用兩人共同的渴望,以及激烈的競爭,自己的確能夠獲利不少。 既然如此,為什么自己不做呢? 張元慶有時候會問自己,自己是君子么?自己顯然不是一個君子,自己做不到何勝嘆那種一心想要造福一方,甚至在屢屢受挫之后,利益受損、無妄背鍋之后,仍然無怨無悔。 自己也做不到周老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鞠躬盡瘁,在生命最后一段時光里面,為下一代一些希望的火種保駕護航。 張元慶的本性還是利己,只是在利己的同時,他要堅持做到無愧于心。 正如此刻游走在鮑勇和葉俊之間,張元慶也沒有什么負罪感。反正兩邊也都不是好東西,利用他們的競爭,能夠讓自己順利上位,也算他們做了一件好事。 張元慶覺得自己進入常委會,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別管自己是撈取政績也好,還是為了履歷更加的完美,但是至少自己是做實事的。 既然如此,那么舍我其誰。 張元慶從葉俊辦公室走出來的時候,知道葉俊基本上也算搞定了。原本他或許只會在會上提一嘴,但是現在自己的餌放出去了,他不得不咬這個餌。 鮑勇那邊也會用盡全力的,因為他指望著張元慶帶他去見馮毅斐。張元慶切實感受到一句老話的正確,那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