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鮑勇和包容不同,他一聽就聽出了古怪。縣長確定之后,無論是鮑勇還是葉俊擔任上,那么副書記和常務副縣長之間,會有一個缺口。 大概率鮑勇如果上的話,那么葉俊擔任副書記,空出了常務副縣長。如果是葉俊直接擔任縣長,那么常務副縣長也是空出來了。 張元慶是常委副縣長,俞紅豐提拔上來只是進入縣政府班子,那么也是沒有進入常委的副縣長。 如此,就有一個人,要提拔為常務副縣長。在呂達的心中,常務副縣長應該是有人選了。 否則張元慶先入常,擔任常委副縣長。后期如果再提拔常務副縣長,張元慶就有著先機了。 呂達真實意圖根本不是張元慶提拔過快,而是他心目中常務副縣長的位置不應該是張元慶。所以他想要壓住對方,壓到一起提拔的時候,那么縣政府之中肯定會有一個人同時進入常委,擔任常務副縣長。 那個人的資歷高于張元慶,于是順理成章成為常務副縣長。 鮑勇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他也不著急,反正誰上跟他目前關系都不大。所以他毫無負擔,夸贊呂達的主意:“呂書記果然是為了常溪縣殫精竭慮,我認為這樣的安排,無論是元慶同志還是對于咱們縣的未來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呂達聽到鮑勇支持自己,他也是微微露出了笑容:“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但是現在與葉俊同志的想法還是有沖突的。我看包部長也很著急,畢竟現在縣委這邊缺員,無法很好發揮縣委會的作用。其實,我何嘗不著急呢。” 鮑勇沉吟著說道:“呂書記,凡事欲速則不達,個人的想法還是要服從與集體的想法。”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鮑勇也沒有一句話表達了自己要怎么做。但是每一句話,仿佛都是在效忠一樣。 呂達又聊了幾句,雖沒有從鮑勇的身上,得到什么肯定的話語,可是能夠感覺到,對方至少不是堅決支持此事的。只要不是堅決支持,那么就有余地。 呂達隨后又見了紀委書記金太行,金太行比鮑勇更加直白,他向呂達表達了自己的所想。張元慶入常,從程序上來說,是完全符合的。畢竟沒有誰規定,資歷不夠就不能入常。 有些人也是提拔上來之后,直接入常的,包括組織提拔時,明確表明常委委員身份。所以金太行對這件事的態度只有一個,那就是無可無不可。 這么說,反而讓呂達有了一些底氣。他其實也不是擋著張元慶,而是他想要重塑縣委班子。 呂達也是有基層經驗的,他知道現在縣委班子的重要性。如果這個班子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自己不可控的,那么后面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都要處處掣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