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道路兩旁,基本上全都是大片的糧食作物,其中以玉米為多,偶爾夜能夠看到黃豆和高粱。 東北這片黑土地,糧食產量一直名列前茅。 而靈云市更是如此,幾乎占據吉江省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一。 豐收,是我國老農民最喜歡聽的話,也是國家制定各項方針的基本盤。 正因為有了糧食豐收,才有底氣做任何決策。 經濟發展,改革開放,有很多人說東北沒有做任何貢獻,反而拖了國家后退。 這種論調簡直就是愚蠢且可笑。 改革開放之初,東三省包括北冀省,北魯省,中豫省,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和人力資源,輸送到了南方,更是支援了很多年輕的干部。 也因為這樣各種資源的不斷流入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區,才會讓沿海地區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發展有了起色。 這只是其中一個貢獻。 而最大的貢獻就是東三省,外加北冀省,北魯省以及中豫省的糧食產量,始終排名全國前列位。 也因此,國家才有底氣,大力發展南方的經濟。 總設計師才能在南邊的漁村畫了一個圈。 才能開設幾大經濟特區。 才能搞南水北調,才能搞西氣東輸,搞北煤南運。 如果沒有糧食作為基本盤,這一切都做不到。 只是如今的東三省,真的被落下太多了。 我重生回來,能否稍微改變這一切? 哪怕只是一點點,哪怕只是讓黑土地的一個億人民過的好一些也可以。 不,不要把目標放那么遠。 哪怕只是讓我改變吉江省的兩千七百萬人民的日子,讓他們過的好一些,我楊東也算沒有白重生一回。 只是想要發展吉江省的經濟,至少也要成為省長才行,甚至成為省委書記,不然的話沒這個資格。 可我楊東現在… 只是個副科啊… 嗐,想多了,想多了。 “組長?” 蔣虎見楊東似乎發呆,想著什么事。 于是他又喊了一聲。 楊東被蔣虎喊醒,他收回目光,看向蔣虎。 “你說什么?” 他沒聽到蔣虎的問題,一心都在想自己的‘白日夢’ “我說這次市里的氣氛,怎么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滋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