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開陽縣大大小小的干部,全部趕往追悼會,認真且鄭重的哀悼這位副縣長,悼詞是由縣長程大勇親自讀出來。 經過這么一弄,趙國軍天大的罪,也都因為這個追悼會而結束了。 老話說的好,人死燈滅。 所謂天大地大,人死最大。 人都已經死了,還有什么可計較的? 這是縣里的想法,也是縣里領導的心思。 但是對于省紀委而言,工作絕對不可能因為一個副縣長的故意身亡而結束,省紀委巡視組更不可能結束巡視工作。 而省紀委專案組也要繼續工作,即便趙國軍這邊不了了之,但是從其他方向還是可以突破。 比如和趙國軍案件有所牽扯的十五名干部,十二名本地干部,三名外縣干部,就是很重要的線索。 而且縣里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弄了一個追悼會,想要通過這種方式,逼迫省紀委巡視組和省紀委專案組,放棄對趙國軍的調查,想讓縣里的吏治看起來清明一些。 但是只能說他們想多了,如果他們不這么自作聰明,沒準楊東還會酌情考慮,縮小一下范圍,給死者最基本的尊重。 可是縣里這么做,明顯是強逼省紀委巡視組的工作,這種性質其實很惡劣,絕對不能姑息。 否則巡視組的意義就沒了,巡視的意義就是給予地方干部震懾,進行體制干部風氣整改,可如果反被地方干部威逼,那么不管有多大成果,都是一場失敗的巡視。 “目前看來的確失敗,但是并不是沒有彌補的機會。” 楊東轉身走回來,坐在沙發上,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出聲說道:“從信訪局局長袁春秋身上查,從這條線查。” “另外之前證據確鑿的十五名干部,讓你們專案組的同志和市紀委同志辛苦一下,都雙規了吧,帶回來審問。” “縣里不是想把趙國軍塑造成一個為黨和人民工作幾十年,最后累死在崗位上的好干部嗎?” “那咱們就把真相掰開,露出里面的黑暗,讓開陽縣的老百姓知道一下,這位副縣長到底是個什么貨色。” 楊東說到這里,把茶杯放到茶幾上。 張凱聞言,臉色有些復雜的說道:“楊東,你是開陽縣干部,你真的要這么做嗎?” 他說這話,是有原因的。 他是為了楊東著想,要知道楊東是開陽縣籍的干部,不管他在哪里工作,哪怕此刻身為省紀委巡視組的分組長,他也是開陽縣人。 可是如果他真的繼續調查,真的不給開陽縣當地干部面子,這無異于自絕于當地干部隊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