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棋,妙棋,好招數啊。” 楊東的這一系列操作,陳國民的這一系列防守,讓童老很是開心,他看的很滿意。 楊東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啊,打了這么一會棋,楊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戰略優勢了。 這種戰略優勢,一旦形成的話,就如同楊東掌控了局勢,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他想怎么進攻就可以怎么進攻。 陳國民只能被動的防御,跟著楊東的棋招走,一直被拉展現,一直被消耗,越來越耗費精力和頭腦。 陳國民知道自己沒了一個車,但是也并不虧,他繼續動車,動了停在邊境線的車,下二,緊盯著楊東大本營的綠馬。 楊東看到陳國民下車,另外一個車被他拉過來了,于是只能動用自己大本營右側的馬,走一個日字,下到二五位置,再打一步就可以吃掉陳國民下來的這個車。 陳國民看到自己的車陷入危險之中,但是他并沒有撤回車。 如果撤回來的話,意味著上一步沒了意義,白走一步。 戰略高度不夠,絕對會撤回車,只考慮一時一地的得失。 陳國民自然不會那么做,他沒有撤回車,而是在大本營這邊出動馬,左側的紅馬出動了。 這匹馬出動之后,緊盯著楊東落入陳國民大本營的炮。 這樣一來,楊東就不可輕舉妄動,如果楊東敢用馬吃掉陳國民的車,那么陳國民就會用自己的馬吃掉楊東的炮。 這就是戰略牽扯,戰略威懾,以及戰略定力。 雙方都知道對方有狠招,但是處于一種戰略平衡,就不會出問題。 以斗爭求和平,以斗爭求合作。 楊東看到陳國民出動了左側紅馬,他只能回撤自己落入對方大本營的炮,后撤了一步,退到了邊境線上。 陳國民立即上兵,兵從第二線落到了邊境線,打算過河當車用? 楊東見此,繼續下。 兩個人各用招數,各調動棋子,打可謂是精彩至極,令人眼花繚亂。 而且兩個人下棋的速度都很快,最慢也就十幾秒鐘而已,就會進行下一步。 這樣的思考速度,說明什么? 說明兩個人早就胸有成竹,早就在腦海里面有了概念,甚至下一步的時候,已經想了未來的三到五步,不然得話絕對不會這么快速做反應。 陳國民有這樣的反應很正常,他畢竟是省委書記了,格局和戰略都在,而且經驗更富,以前總下棋。 可以說跟著童老長大的陳國民,也有下棋的愛好。 以前在秦西省政府的時候,就有不少的副省長,秘書長,還有一些廳的廳長找他下棋。 但是楊東的下棋經驗從哪里來的?他還這么年輕,就有這么高的技術了? 象棋這個東西,天賦是需要的,但是同樣重要的就是經驗了。 經驗也可以彌補天賦的不足。 除非有人天賦和努力一樣重要,那就是頂尖高手。 但陳國民還做不到這一點,陳國民只是時不時打幾局,熟悉之后有經驗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