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楚秋也沒再詢問大離之前的前朝舊事,笑著頷首道:“韓宗師,今日之事對我意義重大,你能找到確切的消息,我欠你一份不小的人情。” 韓東流這連日奔波,為的其實就是這一句話。 聞言便也露出了笑容,“樓主放心,這人情,你很快就能還上了。” 他的語氣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慨,盡管得到了‘風雨樓主的人情,也沒有太多緩和。 楚秋看了他一眼,“你還是想去?” 韓東流沉默半晌,隨后道:“此事到了這個地步,總要入宮一探。” 見他態度堅定,楚秋沒再多說。 只是點頭道:“五品我不摻和,四品那邊,或許能幫你一點忙。” 韓東流眼神微動。 他沒有質疑的意思,起身拱手,鄭重道:“那就拜托了。” …… 殿上早朝。 大虞百官列在殿內兩側,場面靜如死寂。 站在最首位的吳相眉眼低垂,好像要在臺階下看出點什么奧秘。 照夜司主簫鐵衣干脆閉著雙眼,似乎已經睡著了。 如此詭異的氣氛,根本沒人敢那個做‘出頭鳥。 “若是無事,那就都散了吧。” 便在此時。 殿上傳來虛弱的聲音。 端坐在那里的身影好似模糊不清,拄著臉頰,已經有些倦意。 聽得這話,臺階下方的宦官正要開口。 就見位于百官之首的吳霄漢忽然向旁邊移出一步,垂首行禮,輕聲道:“臣啟奏。” 見是這位吳相,宦官立馬抿住雙唇,生怕露了半點聲音。 而同樣站在第一列的簫鐵衣也在這時抬起雙眸,瞥了‘吳相一眼,隨后便將目光收了回去。 端坐于殿上的身影微微坐直,淡聲道:“準了。” 吳霄漢再度躬身,隨后望向殿上:“近來京城武夫為亂,已成多事之秋,臣懇請陛下,準許‘靖海王回朝,穩定大局。” 誰都沒有想到,這位吳相一開口,就是一道驚雷! 請靖海王回朝…… 文武百官支支吾吾,一言不發。 就連那位看不清面容的‘大虞皇帝,也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片刻之后,上方傳來意味不明的嗓音:“京中不是還有照夜司么?” 聽到照夜司這三個字,吳相面無表情,淡淡道:“照夜司能夠管得住江湖武夫,卻堵不住悠悠眾口。 靖海王乃國之柱石,宣他回朝,可使京中不再起亂。 如此一來,蕭司主也能多分出些心神,去應付不日將要進京的‘四品神通。” 話到了此處。 一些官員露出意味深長的眼神。 他們意識到,吳相這一番話,居然是沖著簫鐵衣來的。 有人偷偷打量簫鐵衣,發現他面無表情,好像沒聽到這句話一般。 按著往日,他可能會與吳相‘聊上幾句,此刻竟是一言不發,站在那里有如雕塑。 二人之間的細微變化,也沒有逃過眾人的感知。 不少官員心底咯噔一聲。 暗道這兩位該不會是私下中達成了某些協議吧? 最近因為江湖武魁一事,京中動蕩橫生,朝堂上也不怎么安寧。 陛下的身體愈發差了,就連對朝事都沒有多少耐心,整日癡迷武道,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許多官員呈遞的奏折,甚至都是直接送到吳相府上。 漸漸地,吳相已經有了幾分獨掌朝綱的勢頭。 若非還有‘槍魁簫鐵衣與他斗上一斗,這局勢將會如何,許多人都不敢琢磨。 現如今,就連簫鐵衣都沒有站出來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