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胡云偉這主意在蘇榆北看來實在算不上高端,可對于他這個公職人員來說,卻是致命的。 就算這事最后因為沒有明確的證據追究他的法律責任,但也足夠毀了他的仕途之路。 原因很簡單,黃泥巴掉進了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這是一個他沒辦法洗刷的污點,上級領導也會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觀點讓蘇榆北逐漸邊緣化。 肯定是不會在重用的,真要是重用了,那天這個污點被人拔出來,曝到網上怎么辦? 老百姓可不會去深究這件事到底是真還是假,總之你蘇榆北就是干過這件事。 堂堂政府機關,用一個有強暴婦女過往的人為高官,政府的威信會瞬間清零。 這結果可不是上級領導能夠承擔的,所以那怕這件事不是真的,蘇榆北也要被逐漸邊緣化,因為他就是個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炸的雷。 這也是為什么當代官員那么小心謹慎的原因。 很多時候,真相并不重要,重要是輿論的風向,眾口鑠金,假的便是真的。 網絡高度發達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確實能讓一些問題暴露在全國人民面前,進而得到政府的足夠重視,然后盡快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好的。 但壞的是,有些問題會被民眾過度解讀,進而導致更尖銳的矛盾出現,甚至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那怕政府秉公主持,也要背負罵名。 所以到了這個年代,政府機關解決問題會格外的慎重,尤其是在網上有關注度的問題。 蘇榆北想到這,無奈的笑了笑也沒說話。 警察直接道:“姓名、性別,做什么工作的。” 蘇榆北如實回答,當他說到自己是撫遠集團的黨委書記時,審訊的警察眼睛一亮,隨即皺著眉頭道:“你好歹也是這么大國企的領導干部,干這事你對得起黨跟國家嗎?” 這就是在給蘇榆北扣大帽子了。 他也不等蘇榆北在說什么,直接站起來道:“鑒于你的身份特殊,我會立刻向江南省公安廳匯報,你等著組織上的處理意見吧。” 這是要把蘇榆北一腳踩死,一旦上報,這事不但大了,更是把這個污點坐實到蘇榆北的頭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