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我想請問蘇大夫,又有多少人愿意來那?別忘了,我們華夏五千年的文化歷史,自古就提倡一個孝字。 在古代父母去世,官員必須回去丁憂,蘇大夫知道丁憂是什么意思嗎?” 這話就有點罵人的意思了,暗里嘲諷蘇榆北沒文化,連丁憂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瞧不起蘇榆北這個江北醫科大學畢業的本科生。 劉青平人都罵了,自然不想給蘇榆北反駁的機會,趕緊道:“所謂的丁憂,就是不管多大的官員,知道父母離世的消息,就要立刻辭官為父母去守制二十七個月,也可以說是守靈。” 蘇榆北只是笑笑,臉上沒有任何氣憤的表情,這份沉著穩重,到是讓林正濤等人挺滿意。 蘇榆北只有二十多歲,劉青平當著這么多領導的面話里譏諷他沒文化,蘇榆北這個年齡的人很多人可忍不了,動手不至于,但肯定會滿臉氣憤之色的反唇相譏。 但蘇榆北卻跟沒事人似的,就沖這份穩重,便超越了絕大多數他的同齡人。 劉青平看蘇榆北都沒反駁,以為是自己的觀點駁得他啞口無言,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這讓劉青平越發得意了。 劉青平繼續道:“百善孝為先,在當代也是如此,所以很多年輕人不愿意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寧愿自己苦點、累點,因為他們怕父母罵他們不孝,更怕鄰居、親人、朋友罵他們不孝。 在華夏的老人看來,兒子送他們去養老院,是不孝,他們主動去養老院,是讓子女背上不孝的罵名,所以要不是迫于無奈,但凡有一點辦法,老人們也是不會來養老院的。 沒有老人,建那么大的養老院,還得投入海量的資金,蘇大夫,我請問你的想法是不是異想天開?是不是紙上談兵? 你就是個保健醫,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政務上的事可不該你操心,自有林書記等省委領導去操心,去想辦法。” 類似的話剛才孟世杰就跟林正濤說過,這也是養老產業發展的一大阻力,正如孟老所說,當代人不極大的轉變自己的觀念,養老產業是做不大的。 劉青平說完對林正濤道:“林書記,還有各位領導,我說完了?!? 隨即劉青平面帶微笑的坐了下來,還看了一眼蕭卓曦,但卻有些失落,因為他沒從蕭卓曦臉上看到驚訝、驚艷之色,這意味著自己剛才說的話,在蕭卓曦看來也并不是那么出彩。 不過這時候掌聲響了起來,帶頭的是林正濤,這也是賣面子給劉建設,也是對劉青平的一種鼓勵,他雖然話里譏諷了蘇榆北,但提出的問題卻是尖銳的,也是現實的,更是想建大型養老院必須解決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