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虔誠的信眾看向觀音菩薩,大約也就是這眼光了。 興奮起來的呂同等人,完全忘了爬山的疲勞,四處逛了逛,還進伏虎廟上了香,隨便就吃了午餐。 觀虎臺上的建設,暫時還沒開工,還在測量,設計,報批,這中間是要走程序的。 朱志遠可以自己掏錢,但程序一定要走,以后萬一有事,有正規程序,鍋也就甩不到他頭上。 只不過有他在,程序可以走得更快更方便,但該走的一定要走,該有的章,一定要有。 建設雖然還沒開始,各種材料卻已經開運了,落在呂同等人眼里,這些材料,這些人工,就是經濟的動力,也就是所謂的gdp啊。 朱志遠就順便給呂同介紹了查理。 聽說查理是港商,而且不但在虎山投資,還準備去東城投資地產,呂同熱情的表示了歡迎。 他當然知道,即然是虎園的投資商,那肯定是朱志遠的人,或者說,高柳的人,所以他的熱情,也就是程序化的。 反倒是高東紅知道得更多一點,朱志遠跟他說過啊,鹿回頭公司,就是他的。 這就是真正的自家人了,高東紅穩重,面上也不怎么顯露,只是說了一句,到東城,有事可以找他。 有這一句就夠了。 前前后后折騰一番,下山的時候,就三點多了,真正下到山下,太陽已經掛在了西邊的山頂上。 “要是游客,今天基本上就不會回去了。”呂同道:“小朱你的判斷是對的,游客只要來了,只要肯住一晚,花個三五百,不成問題。” 高東紅道:“現在的關健是,楊梅節,到底有多少人來。” “免費的嘛。”呂同道:“會有人來的,楊梅還是蠻好吃的,又不要錢,不可能沒人來。” “已經有七千人了。”朱志遠舉起手機:“我剛剛接到報告,司機有統計,導游那方面也有統計,大數差不多,因為有些人私家車來的。” “今天七千人,不算少了。”呂同點頭,他其實還是有點嫌少。 “和我們預想的差不多。”朱志遠道:“因為是第一屆,雖然有宣傳,但知道的不多,有些人即便知道了,因為免費,也會持懷疑態度,不太敢來。” “是這樣。”呂同點頭:“現在坑人的東西太多了。” “不過我們會把第一天的情況,實行通報。”朱志遠道:“我們請了網絡公司,他們會在一些大的網站,以水軍的形勢,實時報道游客來楊梅節摘楊梅的全過程,那些不信的人,只要看到了,明天說不定就會動心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