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假設一萬人,那又是十萬塊是吧。”呂同再屈下一根指頭:“還有這些禮儀小姐,這些服裝,這些牌子花門,都是組委會的錢?” “對。” “你們的總預算是多少?”呂同問。 “加上楊梅,總預算是兩千萬?”朱志遠沒有隱瞞,沒有這個必要。 “兩千萬?”呂同嚇一跳:“怎么要這么多?” 他不知道,這其實是省了廣告費的。 “車是新購的,這是一筆,司機接送一個五塊,這是一筆,禮儀小姐這些,是給底薪,然后到鎮里后,游客上山摘楊梅,自己不識路,我們因此請了一千個導游,帶游客上山,同樣是一個游客,給導游五塊。” “游客給?”高東紅問。 “不是。”朱志遠搖頭:“我們楊梅節,主打一個讓游客無憂無慮,導游的錢,也是我們出。” “一萬人又是五萬塊。”呂同加數。 “是。”朱志遠道:“接送之外,游客到了,可能中午了,要吃飯,我們統一搭了棚子,請了廚師,這些都要錢的。” “吃飯免費?”呂同問。 “那倒沒有。”朱志遠搖頭:“楊梅節只管楊梅,吃飯還是不管的,不過我們是統一搭棚,統一請的廚師,就是鄉下做紅白喜事,手藝好的那些人,然后統一采購菜蔬,統一定價,很便宜的,基本上不賺錢。” 他說著補充:“組委會不靠這個賺錢,但菜蔬之類的錢還是要的,總之就是成本價。” 呂同明白了:“那組委會還是虧的。” “這里還好。”朱志遠笑:“這上面,基本不虧,只是不賺,農民賺一點。” “嗯。”呂同點頭:“吃之外,還有住,要是遠地來的人,山上跑一陣,回來晚上,又沒有私家車,班車也沒有了,要怎么辦?” “可以住下。” “你們有這么多旅館?”呂同覺得找到了一個大漏洞,高東紅也凝睛看著朱志遠。 “當然沒有那么多旅館。”朱志遠搖頭:“一個小鎮子,根本沒旅館的,不過我們征集了很多農民的房子,農民家里,一般都有空房的,有好多還是新房子呢。” “征集農民的房子。”呂同眉頭皺了起來。 “是的。”朱志遠道:“這些房子,空著也是空著,鎮上出通知,愿意做家庭旅舍的,我們檢查一下,看夠不夠資格,如果房子可以,通過了,就發家庭旅舍的資質,門前訂牌子,列編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