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紅陽廠就是那家軍工廠,全名是紅陽機械廠,代號365,所以也叫365廠,鑄件廠開關廠最初就是給紅陽機械廠配套的。 不過改開后,基本上就是各顧各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上級不會再給開關廠鑄件廠下調撥單子,紅陽廠即便有訂單,也不一定把單子給開關廠鑄件廠。 “還沒去紅陽廠。”林忠說著又補充一句:“開關廠鑄件廠,是胡良莫問主動找上來的,紅陽廠孫大慶沒來。” “孫大慶。”周云哼了一聲:“我知道了,你注意一下,有事立刻匯報。” 錢到帳,莫問跟胡良的處置差不多,下午停工,維修機件,其實就沒開工。 二是發工資,同樣是發一半,也能補三個月的。 工人們也能理解,要進料嘛,錢都發下去,沒錢進料,下個月你吃屁啊。 更何況,下個月兩百萬產值呢。 年輕人不說,很多老工人滿面紅光,信心十足,仿佛又回到了計劃經濟年代,上級下任務,這邊擼起袖子加油干,其它有的沒的,根本不要管。 莫問也有這種感覺,他下令:“五月了,把紅五月的橫幅扯起來,呆會開動員大會,大干快上,會后聚餐。” 全廠歡聲雷動,樹上的麻雀全給嚇跑了。 安排了工廠的事務,莫問扯著朱志遠:“朱助理,呆會你給我們講幾句,再燒把火,然后工人們敬你幾杯。” 說話間,一輛桑塔納開進廠里。 莫問一看,眉頭一皺。 林忠湊過來,對朱志遠道:“紅陽廠孫廠長來了,這是他的車。” 紅陽廠是重點,周云就跟朱志遠介紹過,紅陽廠的情況,朱志遠知道得多一點。 紅陽廠全盛時期,有工人一千多,后來不行了,但現在也還有近五百人,加上退休工人,兩千多近三千。 不過紅陽廠做為軍工廠,一直能在體系內拿到一點訂單,一個月不說多了,二三十萬的能有,勉勉強強能維持著不倒。 紅陽廠有過兩次技改,一次生產洗衣機,一次生產電動車,最終全都無果而終,反而欠了一屁股債。 如果沒有債務,還能勉強撐下去,甚至稍微向好。 伊拉克戰爭,讓中國見識到現代化戰爭與傳統戰爭的不同,也認識到軍隊的不足。 以前說軍隊要忍讓,這一下發現,不能忍了,加上經濟在這些年好了起來,有錢了,軍工的投入也就多了起來。 水漲船高,紅陽跟著也多拿了點單子。 可問題是兩次技改,欠的債太多,現在每個月賺的那點錢,付了利息,發工資都還不夠。 周云對紅陽廠的形容就是,棺材里的半死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