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墨很疲憊,便揮退了兩名伴駕的大臣。 張獻和左安民恭敬地告退出去。 在宮門前,張獻彈了彈衣袖,瞥了一眼左安民,淡淡地道,“人吶,有時候還是要善良一點,左大人,你覺得呢?” 左安民臉色黑沉。 張獻無視他的黑臉,繼續嘲諷,“你說你圖啥?損人不利己,挖坑埋自己。” “少廢話,南陽的事怎么弄?”左安民心里都吐血了,早知道就不嘴賤了,現在好了,他張獻好歹是主事官員,他只撈了個副手? “該怎么弄,就怎么弄,大不了咱倆一起吃掛落唄。”張獻氣完人,便抬腳走了。 兩人回到家中,默契的沒有聲張他們將前往南陽處理災情一事。 張獻安撫了妻子幾句,讓妻子收拾了一些必備的東西,便起身去了書房。 治災一事,真是吃力不討好。要是國庫豐盈也就罷了,可惜國庫不豐,治災難度更大了。 他坐在椅子上沉思了片刻,便決定給呂大人去一封信。 這是好幾個月來,他第一次給呂大人寫信。 自打呂大人離開長安后,給他留了一封離別信,然后就單方面切斷了與他的聯系。 他也老老實實地依呂大人所言,沒往遼東郡去過信,但他和遼西郡柳城的弟子賀子期一直保持著書信來往。 聽賀子期說呂大人在遼東郡混得風生水起,將整個郡縣治理得非常好。聽到這些好消息,張獻由衷在覺得高興。 他此次前往南陽治災,心里著實沒什么底氣。他覺得求助并不丟人,他是真切地希望能得到呂氏父女二人的幫助。 張獻知道如果由著他和左安民來搞,也能弄個中不溜的成績糊弄過去,但是老百姓呢? 南陽地龍翻身的消息剛傳到長安,大臣們一個個心里就是一咯噔,地龍翻身,非祥兆啊,皇上的心情一定很不好。 接下來這段時間,他們一定謹言慎行,不要觸皇帝的霉頭。這些大臣暗地里告誡自己的同時,還約束家人,讓他們最近都安分點。 這一日的長安,特別的冷清。 長安城的大人們今天都不出門了,一個個把自己關在家里思考對策。 特別是朝中的四位顧命大臣,那是連忙召集門人,商議對策,預防明天大朝被皇帝問話。有些腦子轉得慢的大臣們甚至商議了一整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