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呂府 呂德勝去上早朝的這天早上,呂頌梨也是早早就起來了。她醒來后也不在自己的院子用飯,而是去了正院。 蔣氏送丈夫出門后就起來了,老人覺少,醒來后就算躺回去也睡不著,索性就不躺了。 看到呂頌梨過來,蔣氏還挺吃驚,閨女從來沒有這么早過來正院的,連忙問她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 呂頌梨搖了搖頭。 蔣氏得知她還沒吃早飯,就讓下人去給她做。看著閨女沉默的小臉蛋,蔣氏猜測她應該是在擔心她爹,忍不住寬慰了她兩句,“不用擔心你爹,彈劾趙家而已,這種事你爹不是第一次干了,鮮有失手之時。” 呂頌梨撫額,她娘還挺樂觀。她這幾日雖然是在養身體,但她也沒閑著,通過查閱一些資料,還有從侍女小廝們那里了解到的信息,對她目前所在的大黎皇朝,對自家的處境也有了清晰的認知。 先說大環境吧,大黎皇朝是如今的統治者,大黎皇朝傳承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八年,現任皇帝康成帝是大黎皇朝的第八任皇帝。經歷了皇朝的開辟、中興、盛世、守成,目前的大黎皇朝顯然已經進入了衰弱期。中國歷史總結了,各朝代平均下來也就兩百年左右的壽命。難怪原著里,秦珩能造反成功,原來是大黎命數盡了啊。 康成帝并不是一個意志堅定有大毅力的皇帝,他登基那會,應該是有點雄心壯志的,對國家政事還算勤勉,自我約束力也強,也愿意聽取忠臣良將的建議,看起來是有些英明君主之相的。可人到中年之后,卻變得有些懈政怠政懶政起來,他不沉迷女色,卻癡迷于佛道教,像是中年叛逆一樣,將思想寄托于虛無。 呂頌梨也理解,治理江山非一朝一夕之功,少年天子的熱血期過去,大黎的江山于他而言還是太沉重了些。 呂頌梨覺得,如果一個皇帝已經放棄了做一個英明神武的好皇帝了,那他無疑是危險的,因為已經沒有什么能束縛他了,特別是對于某些想為這個國家和老百姓做些實事的忠臣良將而言。因為這些人想要的和皇帝想要的,是相悖的有沖突的。但對于某些陰謀家而言,卻是機會。 幸虧她爹雖然不是陰謀家,卻也不是實干家,不然現在還不知道在哪里混著呢。 環境就是這么個政治環境,再來說她家的處境。她爹是監察御史,兩位哥哥目前都只是小官吏,她祖父已去世,老家族人那邊也沒有幾個可以拿得出手的。再說她姥姥家,最出息的是她姥爺,一個老秀才,當初她爹是得了他的助力才有幸踏上仕途的。姥爺去世后,三舅十七歲時在她爹的指導下考取了秀才功名,然后就屢試不中了。 家族近親中,最出息的竟然就是她爹,也就是說,她爹沒個家中長輩能依靠能指路,岳家那邊也靠不上,他自己反而還是他們所有人的依靠。 知己好友?在朝堂上守望相助的盟友?沒有!都說她爹呂德勝是大黎朝堂上讓人聞風喪膽的監察御史,實際上,她卻覺得她爹是個妥妥的朝堂孤兒。當然,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這不怪她爹。 分析完這些,呂頌梨幾乎能看見她爹孤獨地走在如同冰面的官道上,如履薄冰啊,冰下兇險異常。所以,她并不像她爹娘那么樂觀,其實她爹估計內心里也并不樂觀吧?瞧他今年才四十,頭發就已經慢慢地變成銀白了,可以想象他內心深處的焦灼和煎熬。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她爹還是很疼她阿娘的,看她娘至今看起來像三十出頭的模樣就知道了,壓力全自己扛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