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宋寧暗笑一聲,縣令大人果然上道。 “大人也知道,我在永寧縣有間鋪子,但是永寧縣不像江寧縣,做生意的不多,百姓也窮,就算開了鋪子,估計也沒什么生意。 所以就想著,能不能讓永寧縣也和咱們一樣,稍微地,發(fā)展一下商業(yè)?” 宋寧繼續(xù)說道:“但是吧,從咱們這去永寧縣的路太難走,所以,就想請縣令大人出面,給吳縣令去個信兒,咱們兩個地方,能不能將路修一修?” 要想富,先修路,這路修好了,受益的可不止兩個縣。 鄭高義覺得可行,點點頭:“我還以為是什么事呢,放心吧,這件事情交給我,我今日就給永寧縣去信兒。” “多謝鄭大人。” 宋寧讓縣令大人幫著寫了信,順路一起送給玉娘子。 十月份的時候,她的棉花就能摘了,到時候,肯定會有不少人往天祥縣來,到那時,這些布也不愁賣。 從縣衙出來,宋寧去了祥云樓。 這里也在裝修,她做了詳細的規(guī)劃。 一樓做成了大堂,這里可以供人們歇歇腳,喝喝茶吃點點心, 一進門的右手邊是一塊牌子,上面寫清楚一至五樓都是什么分區(qū)。 門的對面就是柜臺,這里專門負責茶點的售賣和解答客人的一些疑問。 大堂的左邊做了隔間,隱私性更好,喜歡安靜的可以選擇左邊區(qū)域,右邊是開放性區(qū)域,更熱鬧。 所有的桌椅都做成有靠背加軟墊的形式,右邊區(qū)域再設(shè)置一個說書處,可以隔幾日就安排一次說書,到時候還得請個說書先生。 二樓基本都是柜臺,賣首飾、肥皂、布匹還有女子常用的一些胭脂水粉等用品。 三樓是吃飯的地方,做成大小不一致的雅間,雅間的風格各異,到時候客人能自由選擇。 四樓也是吃飯的地方,既然都穿越了,做吃食生意,怎么能少的了火鍋呢? 圖紙她都畫好了,到時候把餐具一訂,食材備好,就差開業(yè)了。 至于五樓,宋寧準備做成供讀書人休閑的地方,雖然五樓爬上去有點累吧...但是那些書生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應(yīng)該...沒事吧,就當是鍛煉身體了。 到時候她會在一樓大堂每日掛上一些對聯(lián)、詩詞和謎語,只要能答上來的,不管吃多少,一律免單。 到時候,五樓可以慢慢設(shè)置成這些文人墨客打卡的地方,先把名頭打出去再說。 晉朝基本都是以京城為中心向外擴散,離京城越近就越繁華,但是宋寧可不信這個邪,她一定要將這里打造成一個讓京城人士都羨慕的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