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中狀元之后,也只是任命了他一個從八品下的“太樂丞”。 不僅品級低,而且只是個管禮樂的官兒。 至于其他狀元郎們,很多都是從九品起步。 到了宋代,門閥世家的影響力已經沒有那么大了,科舉選出的官吏才被重視起來。 宋朝的科舉考試內容和任官履歷都注重實踐。 因此進士們大多會被外放地方,成績差的做知縣,成績好的直接就是州府的副職,二把手。 至于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則會留京做官。 留任京官的大多有三種去處: 一種是和去地方上任職的進士一樣,選擇一個政務衙門,去做二把手或者三把手。只不過,這是在京的衙門。 第二種是去學政系統,比如國子監里任個監丞,太學里邊做個博士。 第三種就是去秘書省這種清閑崗位先翻幾年書。 鵝王之所以想讓楊沅去秘書省,就是因為這三條出路里邊,最容易干出政績,而且很難出紕漏的,就是去做校書郎。 朝廷編撰、刊發的書籍上邊都有你的名字,這就是政績。 而且,校個書而已,能出啥紕漏來? 同時,競爭還少。 所以這是最穩妥的一個去處。 不過,自家事自己知,楊沅這個狀元有多大水分,他自己清楚。 走第二條路去教書,或者走第三條路去校書,對他來說都是噩夢。 除非他學生全是王大少那般貨色,他還能“以德服人”。 只有去一個實務衙門里做官,而不是勞形于案牘,他才有把握做好。 考慮到他在殿試時放的那一炮,楊沅覺得自己很可能會被安排走第一條路。 皇帝剛剛登基,正是要努力建立班底的時候。 這個時候皇帝需要安排人進入實務衙門歷練,盡快擔當大事,而不是扔到故紙堆里先去打磨幾年。 這樣的話,如果他做了朝廷的政務官,他的女人卻在天子直轄的諜探機構里做官,顯然對于君上、對于朝臣、對于同僚,都是一個大忌諱。 父子同朝為官、兄弟同朝為官,那都很正常, 可是換成男女,就沒人能夠接受了。 在這個時代,人們有這樣的偏見,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所以,楊沅思來想去,最終決定,放棄機速房。 雖然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想掌控機速房這種力量為他所用的。 但當時他做出這一決定的前因是:他當時壓根兒就沒想過能走正途、考進士,站到道路盡頭是宰執的康莊大道上。 現在,如果他的女人繼續在諜探機構任職,甚至沒有任何職務,可是依舊有內廷身份,那對他的仕途影響都非常大。 可謂得不償失。 想到這里,楊沅便道:“成,那你盡快遞上辭呈吧。最好搶在我的任命下來之前辦妥?!? 冷羽嬋聽了便大為歡喜,她已終身有靠,自然不想再待在機速房。 楊沅輕撫著她緞子般光滑的肌膚,又道:“你這次去山陰,是去抓山陰兵馬都監楚源?” 冷羽嬋道:“是啊,皇城司審問那些東瀛忍者,陸續的,還把一些在上元夜有異動的官員控制起來進行了調查。 不知怎么,就查到這個楚都監有大問題。官家就下旨令‘機速房’派員赴山陰,把這個楚源帶回京來,交予皇城司審問。” 冷羽嬋不知道,楊沅卻一清二楚。 當初他發現楚源參與了弒君的大陰謀后,就千方百計地把楚源從“馬皇弩案”中摘了出去。 為此他還惹得官家趙構大為不悅,認為他辦事不利,從此對他的看法也差了。 楊沅這么做為的就是把楚源這顆雷留著,在關鍵時刻再讓朝廷發現。 現在,朝廷果然查到了楚源頭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