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望梅止渴-《盛唐挽歌》
第(1/3)頁
“安人軍解散,其兵員分配到隴右其他各軍,按需補足。提出申請后由隴右節度使分配。”
“擴充天威軍到一萬人(不含石堡城駐軍),兵員從隴右各軍中擇優選拔。原則上優先錄用安人軍與河源軍士卒。
天威軍的軍餉,在春衣冬衣的基礎上增發一次秋衣。各軍將校想進入天威軍中任職的,私下報與節度使,無須各軍軍使批示。”
“哥舒翰為天威軍軍使,論惟貞為天威軍副軍使,河源軍原副軍使高秀巖,轉為天威軍副軍使。其他人事任命不在此細說。”
“隴右各軍,按自愿原則,各自選出五十人,編為一營,由高秀巖帶隊前往蘭州金城,觀摩府庫及糧倉情況,當眾核驗真偽。
待返回后,將實情告知各軍,并押運部分軍餉回鄯州。”
“隴右各軍須裁汰老弱,之后以實際兵員定名冊。若有缺編,則上報到隴右節度府,由節度使出面上書朝廷補齊兵員。
被裁汰的老弱病殘,安置于蘭州農耕屯墾。”
……
王難得一邊念一邊心中疑惑,最后索性不出聲了。貼在隴右節度府衙門跟前的這通告示,很多地方讓人無法理解,但很多地方卻又是情理之中,完全符合邊軍諸將的預期。
乍一看,方重勇似乎只是順勢而為,也沒有說把隴右邊軍中的誰誰誰往死里整,殺雞儆猴什么的。
但實際上,他通過解散安人軍,“擴編”天威軍,又引入了河西涼州那邊的論氏部曲。動作不可謂不小。
這些陽謀,瓦解了隴右邊軍原本的構架,打散了軍使與邊將之間的隸屬關系。又通過抽調隴右各軍精銳,再往里頭加入安人軍舊部的方式,將原本各軍當中正在形成的“私人關系網”,拆得七零八落。
簡單概括,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這么做的好處是方重勇這個代理隴右節度使,在一定程度上坐穩了官位,控制住了軍隊的指揮權。也用釜底抽薪的辦法,削平了可能對他不滿,進而陽奉陰違的邊軍山頭。
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各軍當中原本的默契被打破,無論是哪個丘八,身邊多了一些不認識的袍澤,都會天然的感覺不舒服。從而產生排斥的心理。
這對戰斗力確實是有影響的,所謂“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不過王難得對此倒是頗為理解。
方重勇作為代理節度使,萬一隴右這邊真打起來了,各軍軍使都不會把他的命令放在眼里,而是會按自身對戰局的理解,“各干各的”。
眾人有這種想法很正常,王難得自己也是這么想的。
因為朝廷空降過來的節度使,往往不知道地方民情軍情。這樣的人平日里不打仗統兵還行,聽一下他的命令無所謂。然而一旦打起來了,節度使很可能會作出錯誤決策,遠不如熟悉本地的各軍軍使們看得通透。
可是戰爭當中一支軍隊若是沒有統一指揮,或者說指揮力度不夠,那么容錯率是很小的。稍有不慎就會崩盤,或者出現節度使被賣的情況。
所以站在方重勇的立場來看,與其讓手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還不如讓他們都聽自己一個人指揮,哪怕會降低軍隊的戰斗力。
有這個看法的不止是王難得一人,只是大家誰都沒有說破,將告示抄了一份后,各自帶回駐地了。
然而這些人不知道的是,方重勇的想法遠遠沒有他們預計得那么復雜。
方衙內這一系列的動作,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茍住”!
為下一任節度使創造一個良好的殲敵條件,然后他這個挖井和挖坑的人,順利開溜就行了!
靠踩著吐蕃人上位,那是不可能的。碰上基哥這個皇帝,類似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誰要是能打吐蕃的話,基哥就會把他死死按在邊鎮打吐蕃,把這個人從河西調到隴右,從隴右調到劍南,哪里吐蕃人鬧得兇,就把他往哪里塞。
這種日子可不好過,至少方重勇不想自己被當做鑄造“大唐榮耀”的耗材。
方重勇已經跟岳父王忠嗣寫了信,詳細闡述了自己的部署。一旦他在這里招募完銀槍孝節軍所需的兵員,就要找機會開潤。
當然了,雖說不可能跟吐蕃人打一場曠日持久,數十萬人規模的大戰。但是完全不打不動手,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蘇毗王帶著部曲投唐已成定局,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阻止。
……
夜已深,隴右節度府書房里依舊是燈火通明。論氏五兄弟,正在這里聆聽方重勇部署作戰方案。
“安人軍的駐地已經空了,軍隊已經撤到了河源軍駐地。
某打算在這里,打吐蕃人一個措手不及。這里不是吐蕃人的預設戰場,而安人軍又被解散,這里唐軍兵力空虛。以吐蕃人看來,似乎有利可圖。”
方重勇指著地圖上安人軍所在的星宿川說道。大通城以北有一片牧場,水草肥美適合放牧,這里很適合作為戰場!
方重勇解散安人軍,有個重要目的,就是故意賣一個破綻出來給吐蕃人,要不然他還有更好的處理辦法。
方重勇猜測,按照吐蕃人的想法
第一步是蘇毗王投降大唐;
第二步是向大唐交涉要人;
第三步是被拒絕后全國總動員,大軍以猛虎下山之勢出征石堡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海市|
德昌县|
修武县|
从化市|
盐源县|
安泽县|
额尔古纳市|
铜川市|
航空|
克什克腾旗|
安西县|
荆门市|
松阳县|
永宁县|
普宁市|
济阳县|
新绛县|
沙田区|
蓬安县|
句容市|
宾川县|
阳春市|
贺州市|
昌黎县|
威远县|
苏尼特左旗|
深州市|
黄梅县|
岚皋县|
和顺县|
晋中市|
涞源县|
阳西县|
云浮市|
化州市|
潮安县|
惠州市|
巩义市|
佛山市|
开化县|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