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9章 隴右套路深-《盛唐挽歌》


    第(2/3)頁

    蘇毗王如果是詐降還好,如果他是真的投降大唐,那正好給了吐蕃人出兵的口實。

    兩國交戰,也是講究師出有名。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很多時候兩國邊境上的一點小事,都會無限放大,成為開戰的借口!絕不能小看其影響力。

    蘇毗王在蘇毗區已經失去了實權,具體管理蘇毗地區政務軍務的,是吐蕃的孫波茹,茹主才是當地軍政的一把手。

    而蘇毗王只是可以參政議政的吉祥物,并無執政之權,更談不上有多少親信部曲。

    蘇毗王若是投靠大唐,最多是打了吐蕃贊普的臉,然后讓大唐天子和百官勛貴們滿足一下虛榮心。

    僅此而已,不會給大唐邊防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好處,也沒辦法扶持蘇毗王再去搞個什么“蘇毗國”。

    蘇毗王也是奴隸主,沒有那個群眾基礎。惡劣的自然條件,也讓大唐傷不起,耗不起。

    因為吐蕃人本身就沒有完全征服蘇毗地區,在這片地廣人稀,氣候惡劣的地方玩戰爭游戲,投入產出比太低,還不如拿來聲色犬馬,起碼能聽個響。

    離得近又不懼高原反應的吐蕃人都是如此,大唐就更沒理由吃力不討好了。

    所以蘇毗王投唐這件事,對于負責接應的隴右邊軍來說,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辦好了,那是應該的,這本身就是蘇毗王“深明大義”,他又不是隴右邊軍鼓動才如此的。

    辦得不好,隴右邊軍就成了無能之輩,連投靠過來的人都保不住護不住,將來誰還會投靠大唐?

    到時候肯定有人要背鍋。

    如果只是這樣也還罷了,不過是讓隴右邊軍接應蘇毗王和他的部曲而已。關鍵問題還在于,蘇毗王投靠大唐,給了吐蕃人出兵隴右的一個絕佳借口!而吐蕃出兵的方向就是隴右!

    蘇毗王反叛后,吐蕃馬上就會派人來找大唐要人,讓基哥馬上把蘇毗王交出來!

    如果基哥肯吃這個悶虧,那他就不是基哥了!

    人是不可能交的,不僅不會交人,基哥甚至還會大肆封賞蘇毗王,以打臉吐蕃人,樹立標桿榜樣。

    當然了,這也是吐蕃人意料之中的事情,他們正愁宣戰沒借口呢!

    吐蕃馬上就會對內宣傳蘇毗王為什么會反,那就是因為大唐在鼓動吐蕃權貴造反啊,怪不得蘇毗王到了大唐就被封王封侯。

    他們都是事先串通好的!

    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那就掀桌子吧!咱們去戰場上用刀劍講道理!

    然后最大的倒霉蛋,就是直面吐蕃人兵鋒的隴右邊軍,講理都沒法講。

    方重勇都能猜到,吐蕃人對蘇毗王的想法一定是洞若觀火,知道了也裝作不知道,說不定他們就是在等這個機會呢!

    這位蘇毗王暫時還沒來,所以隴右邊境還保持著相對的平靜,于是方重勇就跟個準備過冬的倉鼠一樣,卯足了勁積極備戰。

    這已經是暴風雨前最后的寧靜了!

    如今的吐蕃,已經不是武周之前的吐蕃,他們的軍事策略與軍事部署,已經相當完備,不可小覷。

    吐蕃與大唐邊界線很漫長,武周以前,吐蕃人打仗,每個東岱都是青壯上前結陣廝殺,老弱婦孺及奴隸,在后方干后勤的活。

    這樣的好處,就是走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后勤的壓力。

    然而這樣做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一旦前方戰局失利,吐蕃人的騎兵可以跑,步卒也有機會跑,但營地里負責后勤的人卻完全沒法跑!拖累了整體的行軍速度。

    所以武周以前,唐軍利用吐蕃人行軍的特點,打了不少勝仗。

    不過,事情在后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吐蕃人在與大唐的長期對峙當中,形成了三個大的戰爭策源地,也可以說是三個大的后勤基地。

    每次作戰,由大論出面,組織某些不善作戰的東岱承擔“囊霞”的任務,負責軍隊后勤與戰利品的管理。而另外一些善戰的東岱出戰兵,對外攻伐。

    簡單的說,就是吐蕃形成了三個“大軍區”,每個軍區都可以獨立作戰。這種情況和大唐的節度使異曲同工,出現的時間也是前后腳的關系,可以看做是吐蕃人對戰場形勢變化采取的新策略。

    要打哪里,就從對應的“軍區”出兵,這一點上跟大唐別無二致。

    最西邊的進攻發起點,是方重勇前世的青海西部柴達木河流域。也就是以都蘭、香日德地區為中心,再加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流域。

    進攻的主要方向是大唐的甘州、肅州、瓜州和沙州,威脅河西走廊的安全。當然了,吐蕃人也可以直接向西,穿越阿爾金山,進攻西域南面的邊緣地區,威脅安西都護府。

    河西節度府與安西節度府共同應對這一路的吐蕃人,幾年前,與方重勇打過照面,并在戰陣上廝殺的便是他們。

    中間的發起點在方重勇前世的共和、興海、貴南等地,也就是沙珠玉河、大河壩河、茫拉河流域的廣袤區域,進攻的方向主要是河隴結合部的鄯州、廓州、涼州等地。

    方重勇所在的隴右節度府,直接面對這一路吐蕃人的兵鋒。

    而最東邊的,就是青海河南、果洛兩州,甘南的久治和川北的阿壩州,進攻方向是隴右東部的河州(目前還是蘭州的南部)、洮州、疊州、岷州,以及劍南的松州和茂州。

    隴右與劍南兩個節度使分兵應對這一路的吐蕃人。

    其中,隴右節度府這個方向,可謂是大唐與吐蕃沖突的最核心區域!

    所以這天一大早,方重勇就按先前約定,與隴右各邊軍軍使齊聚一堂開會,商議大事。

    其他各軍都是軍使到場,只有安人軍來了數十人,幾乎軍中所有將校都云集于此,怎么看怎么顯得怪異。

    不過安人軍的人,除了軍使哥舒翰外,并不能進入開會的大堂,只能在府衙院子里面等候。四周都是隸屬于臨洮軍親兵,披甲帶刀武裝到了牙齒,氣氛十分肅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凯里市| 江西省| 广德县| 皋兰县| 忻城县| 佛教| 平南县| 饶阳县| 瑞金市| 龙川县| 甘孜县| 德钦县| 台湾省| 农安县| 舞阳县| 始兴县| 兴义市| 外汇| 师宗县| 谢通门县| 冕宁县| 昌乐县| 红原县| 澄江县| 公安县| 金湖县| 庆安县| 延庆县| 通渭县| 平南县| 扎赉特旗| 兴和县| 岫岩| 石阡县| 义乌市| 祥云县| 灵宝市| 平度市| 韩城市|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