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扁鵲見蔡桓公-《盛唐挽歌》
第(2/3)頁
安人軍已經兩年未發冬衣,此番哥舒翰便以唐國克扣軍餉,士卒不服欲嘩變為由詐降。
吐蕃人一查就知道此事非虛,必定信以為真。
所以此戰勝算頗高。
最后在信上強調,請我父親與圣人商議此事,派得力干將來隴右主持大局,一戰打掉吐蕃人的囂張氣焰。
杜希望年邁體弱,臨陣恐有意外。他若亡故必定影響軍心,所以請朝廷務必換上年富力強之人擔任隴右節度使。
此詐降之計就算不成,唐軍亦是沒什么損失,將來對吐蕃亦是可以徐徐圖之,無傷大雅。”
方重勇一口氣說完,讓岑參震驚得無以復加。
皇天在上,什么叫干涉朝政,影響中樞布局,這大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岑參吞了口唾沫,有些遲疑的問道“這樣真的可以么?朝廷看了這封信以后,真會撤換杜希望?真的會補齊安人軍的軍餉么?”
他實在是很難相信,中樞朝廷會被方重勇一人牽著鼻子走。
“安人軍的詐降變成了真降,試問中樞哪個官員可以承擔這樣的責任?”
方重勇理直氣壯反問道。
岑參緩緩點頭,這一點他非常認同,沒人敢在這種事情上擔責,拍板的必定是李隆基本人。
不得不說,方重勇這招以退為進,非常精妙。
他偽造一個“哥舒翰詐降”的計劃,朝廷中樞只有兩個選擇要么配合“哥舒翰”,在隴右大打出手,對吐蕃人實施一場規模巨大的圍殲戰;
要么安撫安人軍,補齊欠了兩年的冬衣。
而要配合這個軍事行動,隴右地區就要調動很多軍隊,如此一來,朝廷必須把隴右邊軍拖欠的軍餉全部補齊,至少是要補齊很大一部分!
亂世的時候,皇帝都知道要不差餓兵!
更何況現在可是“盛唐”啊,打仗之前不犒賞三軍,邊鎮丘八誰給你賣命啊!
讓邊軍出征打仗,那是必須要給錢的,而且必須給現錢!不能賒賬!
要不然,軍隊連基本士氣都沒法保證了,又何談打贏呢?
那些負責戰陣廝殺的丘八們,自上而下,有一萬種辦法出工不出力!
而作為“詐降計”主角的安人軍,為了不打草驚蛇,肯定暫時不會補齊冬衣。但必定會得到某些保證,戰后大肆封賞,撫恤優厚。
所以無論是方案一還是方案二,安人軍冬衣的問題都可以得到緩解甚至是徹底解決。如此一來,方重勇承諾管崇嗣的事情,也就得到了妥善解決。
同時賣了哥舒翰一個人情。
“可是,如果圣人對此無動于衷,朝廷上下都不處理怎么辦?”
岑參疑惑問道。
作為一個在安西都護府多年的基層官僚,他太明白朝廷辦事是什么德行了。
邊鎮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人,只有本地利益相關的人。永遠不要指望中樞朝廷可以解決現實中急切的問題!
正如自太宗時期就有的“留中不發”(不叫這個名字,但本質上并沒有兩樣),如果基哥將這封信留中不發了怎么辦?
岑參問的這個問題,顯示出了他自身高超的政治素養。
“如果不處理的話,那隴右就有可能出現亂局,安人軍也可能真的嘩變,那這件事就會越鬧越大。”
方重勇長嘆一聲,繼續說道
“可是,某只是一個監察御史,去隴右招募勇壯的。某已經做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如果圣人不聽,那大唐就會付出慘痛代價。
大唐是圣人的,是朝廷的,是李姓宗室們的。
不是我方某的。”
方重勇對著岑參攤開雙手,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他已經給了基哥選項,如果基哥愣是裝作沒看見,那就像是扁鵲初見蔡桓公時,這位名醫對后者說的那樣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蔡桓公不聽勸,有病不治最后死了。要是基哥不聽勸,國家有病最后崩潰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至少方重勇已經做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他不欠基哥的,更不欠大唐的!
“某觀長安諸君,醉生夢死者無算。長此以往,恐有大禍臨頭啊。”
岑參忍不住唏噓感慨道。
長安城內自上而下,沒看到誰消費降級,反倒是各種奢侈之物大行其道。而長安之外的隴右,與吐蕃人對陣的第一線,卻是連正常軍餉都無法正常發放。
只要腦子沒昏頭的人,都能看出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了。
“岑判官莫要悲春傷秋了,寫信要緊,寫完了我們今日稍作歇息,明日便要前往清水縣。
清水縣再往西便是秦州(天水),過了秦州,可沒法像現在這般散漫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玉林市|
扬州市|
金沙县|
蕲春县|
嘉义县|
洪洞县|
禄丰县|
祁连县|
方城县|
内丘县|
隆子县|
榕江县|
永康市|
龙里县|
苏尼特左旗|
张北县|
海南省|
象山县|
米泉市|
秀山|
泽州县|
澳门|
汉沽区|
合川市|
威信县|
香河县|
长春市|
汝南县|
米林县|
麻江县|
蕲春县|
万荣县|
化隆|
澄城县|
武安市|
绥化市|
尚义县|
信宜市|
盱眙县|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