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江湖規矩-《盛唐挽歌》
第(1/3)頁
大唐官場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而且這個規則,還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改變那就是驛道上來往的官員,級別低的如果遇到了級別高的,不僅要讓路,而且還要下馬下車行禮,時常會發生仆人甚至官員被毆打的事件。
類似的惡**件如此之多,已經到了官不舉官不究的地步。
比如說唐代大詩人元稹當東臺監察御史的時候,某天一個人外出公干來到敷水驛時,有一個內侍宦官從后面趕到,強行撞開驛站的大門,叫喊喝罵著走了進去。
見元稹擋路,那個宦官便直接用馬鞭抽打元稹,打傷了他的臉!事后,該宦官也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要知道,元稹那時候可是京官,可是擔任著監察御史!
其實元稹的遭遇并不稀奇,因為自初唐以來,驛道與驛站便時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也并非總是內侍宦官發難。
官大的,背景大的,就時常欺負官小的和沒背景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驛站與驛道,奇妙的匯聚了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
而什么樣的官員算高官,什么樣的算小官,二者見面要行什么禮,被冒犯了要怎么處理,都是因時而異,因人而異,朝廷并沒有規定應該要怎樣。
那也就意味著,只要沒出大事,就可以花式秀操作。打死幾個奴仆甚至是非流官,都不算什么值得大說特說的事情。
現在擺在方重勇面前的難題就是絕不能丟了未來銀槍孝節軍老大的顏面!
這次面子碎一地,將來再撿起來就不容易了!
另外還有個隱藏難題絕不能讓基哥覺得,他方衙內跟其他節度使或者其他軍方派系的人關系很好!
所以現在兩隊人馬堵在一條路上互不相讓,不僅方重勇不能讓道,他甚至還不能讓對面的皇甫惟明輕易讓道!必須得“刁難”對方一下,不囂張跋扈都說不過去!
“何老虎呢?”
方重勇對著馬車外面喊了一句,虎背熊腰,身材魁梧的何昌期掀開馬車幕簾,對方重勇拱手行禮問道“方少帥有什么吩咐?”
他是方有德“派到”自己方重勇這邊打下手的,實際上也是方有德認為神策軍這樣的“大編制”會埋沒何昌期的才能,他在精銳部隊里面更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當然也不排除是何昌期自己請求的。
何昌期也是明白人,他叫方有德叫方節帥,叫方重勇就叫方少帥。而方衙內則是給何昌期起了個“何老虎”的綽號以壯聲勢,平日里都叫他這個綽號,而不是直呼其名。
花花轎子人抬人,一切盡在不言中。
二人算是“臭味相投”,沒幾天都熟絡了起來,何昌期給方重勇跑腿異常殷勤,甚至比伺候方有德的時候還熱情不少。
“去問問對面的,有沒有敢跟你單挑。
贏了我們讓路,輸了讓他們讓道,一邊涼快去。
說話囂張點,別文縐縐的像個娘們。”
方重勇壓低聲音對何昌期吩咐了一番。
“好嘞,方少帥稍候片刻,某這便去跟他們說道說道。”
何昌期哈哈大笑,隨即上前,將腰間橫刀直接插到地上。
他數了數,對面的人肯定是丘八出身,只是沒有穿軍服,沒有披甲,人數大概有三十多人,馬車里的人亦是沒有出來。
自己這邊包括方重勇在內才十個人,硬拼肯定沒有勝算,而且也不值得。
“對面的聽好了,一對一單挑,輸了的讓路,滾一邊涼快去。”
何昌期對著皇甫惟明那邊的車隊大喊道。
這話已經是相當不客氣,與故意挑釁別無二致。然而對面沉默片刻之后,走出來一個人對著何昌期大喊道“三局兩勝!不許一人打多局。”
這尼瑪也行?
何昌期一愣,對面不按套路出牌,也讓他有些錯愣。何昌期返回方重勇所在的馬車旁邊,湊過去低聲詢問道“少帥,這事怎么處斷?”
“可以,你打第一局。”
方重勇面不改色,輕聲說道。
“喏,屬下這就去辦。”
有傳言說何昌期在嶺南那邊跟華南虎打過架還打贏了,方重勇也搞不清楚這究竟是真事,還是何昌期對外人吹牛說的。
但這個人在李亨政變時的平叛中大殺四方,銳不可當闖出偌大的名聲,卻又是不爭的事實。
在方重勇看來,何昌期贏下第一局沒有任何懸念。
果不其然,他都還來不及開口跟裴秀說話,就聽到不遠處一聲悶響,有人被打倒在地上,還伴隨著一片驚呼聲。
何昌期大搖大擺走到方重勇馬車所在的地方,掀開幕簾對他說道“皇甫惟明的手下也就那么回事而已,一招擊倒。剩下的局怎么弄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乌兰察布市|
广河县|
文登市|
东阿县|
鄂州市|
遂昌县|
霍山县|
本溪市|
克拉玛依市|
喀喇沁旗|
隆德县|
姚安县|
桃江县|
滨海县|
陇南市|
紫云|
泾川县|
通化县|
民丰县|
安阳市|
天祝|
武夷山市|
宁陕县|
含山县|
万盛区|
阳原县|
龙岩市|
育儿|
昆山市|
天全县|
阳新县|
安宁市|
灵武市|
托里县|
兰坪|
平顺县|
通州市|
响水县|
邵武市|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