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6章 什么叫公平?-《盛唐挽歌》


    第(1/3)頁

    朝會制度,是用以彰顯國力強威,皇權至高無上,展示隆重禮儀為主的政治制度,在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頗具特色。

    商議大事本身,反倒是其次,往往只是走走過場。

    而唐代是朝會制度(又叫朝賀)的集大成時期,其儀式制度已經相當完備。

    《大唐開元禮》及《通典》均將大朝會劃分為嘉禮,屬于五禮中的嘉禮部分。

    唐代的朝賀包括元旦朝賀、冬至朝賀、千秋節誕辰朝賀以及五月朔朝賀一共五個。

    不過,基哥口中的“朝會”,只是俗稱,并不是大唐的正式朝會,或者說朝賀。

    而是皇帝本人會出席,在大明宮紫宸殿內舉行的朝堂高官會議,算是“私會”。

    沒法子,大唐的朝會都是不辦公的,純粹的慶典。基哥哪怕想在朝會上搞事情,朝會流程也不允許。

    開元時期大唐中樞的運轉模式,跟前朝,甚至跟太宗時期相比,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普通事務由議政堂處理,左相右相都在那邊辦公,匯聚了中書門下的精華。大事就報給皇帝,走完一系列流程后再以政令的形式頒布。

    小事議政堂內部就處理了,就這些李林甫等人的日常。

    當有事需要商議處置的時候,一般是在宰相或者同中書門下三品,以及與事件緊密相關的官員,聚集到興慶宮勤政務本樓的書房,與基哥商議。

    如果遇到至關重要的大事需要處理,則是會在大明宮紫宸殿解決,參與的朝臣數量也會變多。

    太極宮,也就是長安皇城的核心區域,基哥一般是不去的,除非是開朝會,也就是一年只開五次的那種朝賀。

    這天清晨,紫宸殿內就已經聚集了不少官員。

    有龍武軍那邊的將領,如剛剛被任命為龍武軍大將軍的方有德,右龍武軍大將軍章令信;也有有南衙禁軍的主要將領,比如說右金吾衛中郎將裴旻;還有朝廷中樞的大官,比如說御史中丞張倚,京兆府尹鄭叔清,六部尚書,侍郎等等。

    至于左相右相那更是不可能不在。

    這次朝會,誰都不許請假,不許遲到!

    而方重勇被晉升為龍武軍司階(掌管五百兵力,一個營編制),專門負責基哥身邊的安保工作,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此刻他也是守在大明宮內巡視布防,沒有資格進入紫宸殿。

    “有什么事情,都說說吧?!?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平靜的對眾臣子說道。

    這里不必講究太多形式上的禮儀,主要作用還是商量事情,或者叫宣布大事。

    基哥不想將時間浪費在無聊的地方,因此也要求眾臣子有話就說,不要務虛。

    “圣人,微臣有本奏?!?

    方有德站出來叉手行禮說道。

    “愛卿有何要事啊?”

    李隆基一臉疑惑的問道。在他看來,現在方有德不該站出來說話。

    “回圣人,李亨作亂,絕非臨時起意。

    長安縣縣令,萬年縣縣令,對此居然毫無察覺。長安城內,有十二縣尉,更是無一人上報此事。

    微臣來到長安郊外的時候,還是京兆府尹鄭叔清在向南衙禁軍求救調兵。

    所以微臣建議,斬長安、萬年兩縣縣令,及長安城內十二縣尉以儆效尤。

    讓中樞朝廷的官員知道自己盡忠職守的本分,請圣人明察!”

    方有德躬身行禮,長揖不起說道。

    石破天驚!

    這是有多少年沒有聽到類似的腦殘提議了?。?

    兩個京城縣令,十二個縣尉,一口氣全斬了,這踏馬是真的會玩啊!

    在場眾人,包括李林甫在內,所有人都被方有德的狂妄提議驚出一身冷汗!

    見過犯渾的,沒見過這么不講理的。如果真的斬了兩縣令十二縣尉,那可以算是自開元以來最大的政治變故了!

    “圣人,此事萬萬不可啊?!?

    李林甫還沒吭聲,御史中丞張倚率先出列,對著李隆基行禮說道。

    方有德這一招為什么狠呢?為什么讓張倚這種御史臺官員都按捺不住了呢?

    不就是兩個縣令,十二個縣尉么?

    大唐鼎盛時期,一共有1607個縣。哪怕是此時此刻,超過一千五百個縣也是鐵板釘釘沒有任何疑問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英吉沙县| 钦州市| 淳安县| 扶风县| 大石桥市| 田东县| 镇宁| 安平县| 双鸭山市| 尉氏县| 麻江县| 台北县| 孝义市| 高平市| 交城县| 庆城县| 韶山市| 成武县| 东山县| 建湖县| 甘孜| 齐齐哈尔市| 多伦县| 通海县| 常德市| 苏尼特左旗| 绥滨县| 西安市| 休宁县| 玛曲县| 安远县| 塔城市| 邵武市| 文山县| 杭锦后旗| 米脂县| 广汉市| 阿拉善盟| 上思县|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