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9章 永不妥協-《盛唐挽歌》


    第(1/3)頁

    小城內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本地大戶,以及他們的部曲、佃戶、家奴等等。這樣就有個好處,只要說服了本地大戶,那么小城內的基本秩序,就可以得到保證。

    這天清晨,陽光還不是那么毒辣,小城的西門門前,一大群被動員和組織起來的本地百姓,正在搬運吐蕃人拋射到城內的石塊。

    這些石塊分量不輕,要搬運到牛車上,得先用撬棍,利用杠桿原理將其從土里撬出來,再由好幾個壯漢一齊搬運到牛車上,運抵西門。

    “來來來,這塊石頭堆這里,小心點……”

    穿著麻布衣的張光晟,按照方重勇的吩咐,正在指揮本地百姓們,將小城的西門堵上!在場搬運的人,一個個全都面色凝重。

    已經堵上了三面城門,這是最后一個了!

    聽聞本地刺史只是個十一歲的孩童,怎么這孩子的心,能狠成這樣啊!

    把城門堵了,則是表示要與本地百姓共存亡,誰也逃不出去。當然了,這也是向吐蕃人宣戰,決意戰斗到最后一個人!

    “王軍使,城門堵了,士卒們就要一條心的守城,別想其他的事情了。”

    方重勇一臉淡然的對王思禮說道。

    “有使君在,某并不擔心這里出什么狀況。只是怕羅城那邊魚龍混雜,唉……”

    王思禮嘆了口氣,他算看出來了,這位方使君已經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壓根就沒考慮過吐蕃人開出來的條件。

    忽然,他左右環顧了一番,輕輕擺手,示意親兵退下。

    王思禮將方重勇拉到一旁,壓低聲音詢問道“河西戰兵將近八萬,這么些日子過去了,援軍也該來敦煌縣了,何以到現在都一點動靜沒有呢?”

    以往按河西走廊邊軍的反應速度,三日之內就會有援軍到來。而現在援軍沒來,則很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王忠嗣很忙!忙到沒時間帶兵過來解圍。

    更是說明河西這邊軍事資源很緊張,根本抽調不出兵馬,來救援對于戰局“無關緊要”的沙州。

    吐蕃人在圍點打援,唐軍高層當然也看得出來,沒有誰會傻乎乎的帶著騎兵在河西走廊上奔馳,隨后被吐蕃的重步兵打伏擊!

    至于外面是什么情況,被困敦煌的方重勇一點也不知道。就好像他前世歷史上,安史之亂后西州被吐蕃人圍困多年,連長安改了年號都不知道。

    他現在能做的,只有堅守,咬著牙堅持下去。

    “無論吐蕃人玩什么花樣,他們的士氣都會一天天低落下去,這是毋庸置疑的。

    吐蕃人在城外扎營,忍受著烈日的炙烤。習慣于嚴寒氣候的他們,怎么說都要比我們更難受。

    吐蕃人現在就是希望我們無腦沖出去跟他們決戰,那樣他們就可以毫不費力的占領沙州。”

    方重勇面色沉重說道。

    王思禮微微點頭,他早已不敢將對方當做孩童看待,這位年輕到過分的沙州刺史,辦事很有幾把刷子,而且心智堅定遠超常人!

    “使君,城門已經堵上了,請您檢閱。”

    張光晟靜悄悄的走到一旁,對方重勇低聲稟告道。

    “你替本官送一封信到吐蕃人那邊,好好觀察一下他們的情況,回來跟我說說,你敢不敢去?”

    方重勇似笑非笑的打量著張光晟詢問道。

    “信呢?某現在便去!”

    張光晟干脆爽利,伸手找方重勇索要信件。

    “對吐蕃人,不用卑躬屈膝。將信交過去,什么話都不要說。

    無論對方問什么,無論你知不知道,都只能回答某不知。

    只能說這三個字。”

    方重勇變法術一般的從袖口掏出一封信函,遞給張光晟繼續說道“去吧,早去早回。”

    “某這便去了。”

    張光晟干凈利落的接過信件,貼身放好,隨即上了城樓,坐吊籃下到城外,昂首闊步朝著不遠處的吐蕃人大營走去。

    方重勇和王思禮二人在城樓上看著張光晟離去的背影,心中都有些五味雜陳。很久之后,王思禮忍不住詢問道“使君,我瞧張光晟挺機敏的一個人,何苦讓他去吐蕃人那邊送死呢?”

    “這也是戰斗,不是所有的戰斗,都要舞刀弄棒的。既然從軍,誰敢說自己不死?”

    方重勇嘆了口氣說道。

    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張光晟應該是懂的。

    當然了,方重勇心里也有底,吐蕃那邊的主將,看到這封信以后,定然不會把張光晟怎么樣,或許還會好吃好喝的招待一番。

    “王軍使,今天黃昏時換防,將換防下來的士卒,集中到府衙門前,某要訓話。”

    方重勇面色肅然的囑托道。

    “明白了。”

    王思禮微微點頭,似乎對于方重勇主導沙州的防務,一點異議也沒有,一切都是那樣自然而從容。

    其實現在整個小城,不管是本地大戶也好,還是豆盧軍將士也好,幾乎都被方重勇掌控,他的話在這里已經變成了軍令政令。長期在軍界廝混的王思禮,察覺到了個人能力的差距。

    在一些邊鎮的要害地方,本地軍使常常就兼任州刺史,軍政民政一把抓,便于在危急時刻保境安民。

    但通常情況下,邊鎮一般州縣,還是軍政民政分開,刺史通常都是中樞那邊空降過來的文人,對于怎樣行軍打仗并不在行,讓他們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也是防止邊鎮尾大不掉。

    方重勇先是用補齊軍餉的方法收買了軍心,讓他這個州刺史的軍令,在豆盧軍中能夠得到認同;再是收服了本地大戶的人心,讓他們一條心跟沙州共存亡;最后以身作則,忙碌在第一線,同時堵死退路,表示自己也會和城內所有人一樣。

    這樣的本事雖然說在官員里面不能說是絕無僅有、鳳毛麟角,但聯系方重勇的年齡看,那就很不簡單了。

    這也是王思禮故意讓渡了部分軍權,甘愿聽從方重勇號令的原因之一。這位沙州刺史,未來成就不可限量。自己得罪他不要緊,自己的子孫后代怎么辦?

    “王軍使,某是涼州那位王軍使(王忠嗣)的未來女婿。

    他不救沙州,也是要救某的。

    現在你看我穩穩當當的,就知道沙州一定守得住。”

    方重勇拍了拍王思禮的胳膊,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宾阳县| 肇源县| 英德市| 武宁县| 正蓝旗| 深水埗区| 大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当阳市| 漠河县| 宜宾市| 新疆| 边坝县| 恩施市| 黄陵县| 新沂市| 蓬溪县| 西城区| 朝阳区| 巍山| 南康市| 望谟县| 灵台县| 朔州市| 孙吴县| 松阳县| 长泰县| 板桥市| 宜兰县| 安西县| 淳化县| 陇川县| 个旧市| 小金县| 溧水县| 邢台市| 子长县| 古丈县| 霍邱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