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不時的還是要上一些資料,不然很多劇情就搞不懂內在聯系在哪里了。 比如說張九齡為什么要針對牛仙客,難道僅僅是因為看不上? 好吧,牛仙客小吏出身,張九齡看不上也正常。 那為什么張九齡也看不上張守珪,要阻止他拜相呢? 按說張九齡罷相之前,張守珪的資歷,人望,軍功都已經足夠了,為什么張九齡要阻止呢? 這個原因也可以解釋他為什么看不上牛仙客。 所以說看歷史,不能只盯著史書上記載的只言片語。不能被古人,被史官帶了節奏,要從史實脈絡中找答案。 廢話不多說,上干貨。 先看看開元到天寶時期的大唐宰相,以“組”為單位,因為他們通常都是一起被換掉的,任期一般都是3-4年(個別除外)。 第一組張說(這個后面又拜相了另說)、劉幽求、魏知古、陸象先、郭元振。 這些人是開元元年過渡期,執政時間均不超過1年,因為當時政局未定,所以不計入分析。 第二組姚崇、盧懷慎 姚崇挽郎出身,元老。 盧懷慎進士及第,幾乎打醬油。 其中沒有理財類官員,但有武周時期培養的元老(姚崇) 第三組源乾曜,宋璟,蘇頲 源乾曜進士及第。 宋璟進士及第 張說武周時期老臣 沒有理財類官員,但源乾曜是打醬油宰相,基本不頂事。 p“郎官應得才望,哥奴豈郎中材邪?”這話就是源乾曜說的,不過現在可以推斷,老源不是不想推薦李林甫,而是他在中樞的權力結構中屬于從屬地位,說句俏皮話只是為了掩蓋自身的無力。 第四組張嘉貞、蘇頲、源乾曜,張說 張嘉貞明經進士,武周老臣 蘇頲進士及第,武周末年入官場。 張說武周時期培養的老臣。 同樣沒有理財類官員。 第五組李元紘、杜暹 李元紘恩蔭起家,應國公李粲曾孫。 杜暹考中明經,有幾十年地方任職經歷。 第六組蕭嵩、宇文融(短)、裴光庭 蕭嵩門蔭入仕,先祖梁明帝蕭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