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章 請叫我方大膽-《盛唐挽歌》


    第(1/3)頁

    長安城的百姓們發現,那個傳得很瘋狂的流言,居然是真的!

    天子下詔,一日殺三子!

    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同一日先被貶為庶人,隨后,又被勒令于長安城外的城東驛自盡!

    太子與二王的尸體,已經在城東驛的房梁上掛了一天,無人收斂。

    原因不難理解。

    誰都知道這么擺著很不妥,但沒有李隆基下令,上到宰相,下到驛站的驛卒,哪個又肯出這個頭,替前任太子與兩位親王收尸呢。

    誰出頭,就意味著有極大可能會丟官,甚至丟命。

    沒有人肯承擔這樣的風險!

    這場爭議極大的變亂,李隆基是采取政變的手段私下里解決的。

    甚至連右相張九齡,左相李林甫,都是三王被賜死后,由高力士通知他們的。

    這一天,李隆基的意志,就是長安城內的主宰。

    其行動之迅速,手段之酷烈,哪怕在武則天當政時期,哪怕在當時酷吏橫行的年代,也很少見,甚至可以說是自開元年以來頭一回。

    就連武周時期臭名昭著的來俊臣之輩,在搞掉某個大臣或親王的時候,都要羅織罪名審訊一下,讓刑部官員參與走個過場呢!

    李隆基居然不經過任何手續,在沒有任何司法官員的參與下,在外朝幾乎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直接逼死了太子與鄂王光王。

    并且下令在驛站內暴尸三日。

    這個命令讓長安城內所有人都感到一股莫名的窒息。

    雖然李隆基并沒有說如果有人收斂三王的尸首會如何,但能在長安生活的人,都是不缺乏眼色的。

    這天不僅在城東驛內入駐的官員都提前搬走了,而且也沒有新人入駐其中,所有路過此地的人,都是繞路走。

    甚至連驛卒都跑得一個不剩!

    勤政務本樓的書房里,張九齡顫抖著的雙手,拿著一份奏章,正在猶豫要不要遞上去。

    這是關于削減宮中用度的奏疏,已經寫好很久了。然而太子與二王被殺的事情,打亂了張九齡的計劃。

    他那黝黑的臉龐看起來如同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一般,失去了大部分的生機與活力。

    張九齡微微哆嗦著嘴唇,不知道要對李隆基說什么。

    無論他怎么說,死去的太子也已經徹底死去。死人不能復生,為之奈何?

    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張相公是有什么話要對朕說么?”

    李隆基很是平靜的問道。

    “回圣人,太子有罪……但罪不至死。”

    張九齡一字一句的說道。

    “太子及二王,巫蠱詛咒武惠妃及壽王,而且還詛咒朕,難道這樣也是罪不至死么?”

    李隆基的語氣明顯冷了幾分。

    “這些事情微臣并不清楚,其間或有曲折。不過太子有罪,交給宗正處理為好,相關案件的其他人員,也應該由大理寺與刑部介入詳查。”

    張九齡不依不饒的說道。

    “是不是要等朕駕崩了,你們再來慢慢查啊?難道張相公跟太子是同伙么?”

    李隆基氣急敗壞的對著張九齡怒吼道!

    張九齡與李林甫二人連忙躬身請罪。

    他們能感覺到,李隆基現在是真在氣頭上。

    “哥奴,嚴挺之的事情,查得怎么樣了?”

    李隆基忽然轉換了話題,剛才明明在說殺太子的事情,一下子轉到嚴挺之的事情上了。

    張九齡心中暗道不妙,臉上還是不動聲色。

    “之前因為貪贓枉法而被審查的王元琰,已在蔚州府衙內畏罪自殺。嚴挺之的辯護之言,不攻自破。如果真的沒罪,王元琰為何要自盡?

    請圣人定奪。”

    李林甫躬身行禮后,從袖口拿出一份公函,交給李隆基。

    作為一個權斗的高手,李林甫要么不出手,只要出手,對手就沒機會反殺。他已經把嚴挺之的案子辦成了鐵案。

    而這件事,將會成為壓垮張九齡的最后一根稻草。

    “罷免嚴挺之的中樞侍郎之職,貶為絳州刺史。”

    李隆基輕輕擺手說道。

    嚴挺之入相的事情不但沒辦成,反而被貶官,這是張九齡之前沒想到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察哈| 滦南县| 南安市| 大足县| 宾川县| 金秀| 弥渡县| 德钦县| 增城市| 乐陵市| 旌德县| 海安县| 江安县| 铜山县| 临颍县| 巴彦县| 房产| 宜州市| 太谷县| 峨边| 集贤县| 建始县| 阿拉善盟| 彰化县| 隆回县| 延庆县| 福安市| 平顶山市| 泽州县| 沈阳市| 中方县| 衡阳县| 潞西市| 崇信县| 正宁县| 城市| 太保市| 治多县| 祥云县| 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