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盛唐挽歌》
第(1/3)頁
夔州刺史鄭叔清,捅了馬蜂窩,嚴重侵害了很多達官貴人的利益。
夔州一地當然不算什么,讓他們害怕的是,夔州的通關策略,很可能形成“示范效應”,讓別處江關也跟著一起模仿。
各家暗地里操縱的商戶,漕船都不少,都私下里進行著大買賣,從糧食布匹,到奴隸販運,都有他們的份。朝堂上亦是有不少代言人。這些達官貴人們,顯然不可能放過鄭叔清。
一時間,朝野內外,奏疏如同雪片般送到中書省。
唐代前期政治總體上比較開明,并不堵塞言路,也不實行文字獄。
低級官員層層上報后對皇帝上奏的例子比比皆是,并且還有在關鍵時刻站隊成功并獲得越級提拔的案例。
這些疏奏,大體上分為兩種意見。
第一種認為,鄭叔清膽大妄為,無視朝廷法紀,應該將其撤職查辦以儆效尤。待查辦之后,再來審理其罪責。夔州江關斂財擾民之策,應該立即廢除,以正本清源。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鄭叔清確實是要查辦,但他頒布的江關“新政”,卻是朝廷信譽在背書的。如今已經實行了大半個月有余,難道立即將其廢除?這難道不是朝令夕改?
朝廷法度的威嚴何在?
將來若是推行類似新政,利益受損的人又叫喚了,那是不是也要把新政也廢除?
哪怕夔州江關的政令不合理,也要運作個半年再說,看看具體效果如何,得失如何。不能任憑某些人鼓噪一下,就把政令廢除。
這個口子開了,比鄭叔清現在辦的事情還危險百倍。
反正,群情激奮之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應該將鄭叔清撤職查辦,押送到長安之后再來定罪。
當然了,一樣米養百樣人,大唐官員那么多,總是不會缺異類的。
在這些喊打喊殺的疏奏當中,就夾著一份“鶴立雞群”的另類文章。
太子正字(類似于方重勇前世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劉晏,上書贊揚鄭叔清有理財之能,且夔州江關之策,可以套用到揚州到洛陽段的運河漕運上,減少因為漕船規格過大而導致傾覆或擱淺,造成運河航道堵塞的問題。
言外之意,鄭叔清不僅不應該查辦,而且還要擢升,并且將其經驗推而廣之。
當然了,劉晏一個中樞小官,整天編撰文書的,也沒人在乎他說什么。這封疏奏被淹沒在鼓噪聲中毫不起眼。
別人都以為李隆基裝聾作啞,對這些疏奏看都不會看。
誰知道劉宴的奏章送上去以后,還沒過多久,李隆基就下令讓中書省擬了一份調令,將劉晏踢出了長安,命其到河東道絳州夏縣擔任縣令。
一時間,眾臣們從宰相到跑腿的,都看不懂李隆基這個操作是什么意思。
這究竟是明升暗降呢,還是官員提拔以前外放歷練呢?似乎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太子正字雖然沒什么實權,卻是“清貴”之官,留在中樞很容易被提拔為黃門侍郎一類的官職,成為皇帝身邊的近臣。
縣令的品級雖然高,卻是地方官,這明擺著是明升暗降了。
可唐代提拔重用官員,往往又需要到地方上外放的經歷。鄭叔清被喊打喊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就是京官外放,任期滿了就要回長安述職。以目前得知的政績看,極有可能被提拔為戶部員外郎,手握實權。
他上去了,定然就有人上不去,合力把這個人攔在長安外面,這便是朝堂上不能說的秘密。
這天,李隆基在紫宸殿內,召集李林甫與張九齡兩位宰相議事,討論的正是夔州江關擅自改制的事情。紫宸殿并非是正殿,它從前是皇帝與大臣們聊家常說私密話的地方,不需要什么禮制,也不需要穿朝服。
開元二十一年以后,李隆基就很少在正殿含元殿開朝會了,除非是過節慶典,才會偶爾去一下。一般處理朝政,都是在紫宸殿內,這里規矩最少,君臣之間也最隨意,比較符合李隆基的喜好。
“夔州之事,關系到蜀地漕運,二位相公以為如何?”
李隆基一邊捏著自己手上酸脹的虎口,一邊漫不經心的問道。他昨日打了一下午馬球,現在雙手虎口都在疼痛。
無論年輕的時候是多么技術嫻熟,保養身體又是多么上心,李隆基也不得不承認,歲月不饒人,他早已不復當年之血氣了。
“無論鄭叔清所作所為是為何,朝廷都不能助長這種氣焰。微臣建議,將其押解到長安,由大理寺審訊再行定奪。”
皮膚黝黑,胡須頭發已然花白的張九齡,雙手攏袖對著李隆基行了一禮說道。
“嗯,那江關之策如何?”
李隆基平淡問道,心里似乎想著別的事情。
“新年休沐之前,各地都要匯報這一年本地民情與收入。那時候,便可以將此策廢除。如今很多人已經聽從了鄭叔清的安排,更換了漕船。若是中樞廢除通關新法,只怕那些人亦是心中憤憤不平,難免生出事端。請圣人裁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花莲市|
余干县|
宁海县|
隆德县|
金川县|
静乐县|
峨眉山市|
镇赉县|
南城县|
古浪县|
神池县|
威宁|
南宫市|
即墨市|
郯城县|
蕲春县|
南川市|
井研县|
贵定县|
新丰县|
扶沟县|
闽清县|
海城市|
叙永县|
临武县|
克东县|
高清|
民和|
威信县|
三门峡市|
井冈山市|
龙胜|
恩平市|
台南县|
汶上县|
正宁县|
江西省|
崇文区|
洪雅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