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暗流涌動-《盛唐挽歌》
第(2/3)頁
除了他不太了解李隆基的想法以外。
王鉷一臉悶悶不樂的離開了平康坊,他走了以后,李林甫親自將夔州那邊整頓江關,統一漕船規格的內容一字不漏的寫成奏章。
他要用這個新得手的武器,引張九齡出手,然后讓李隆基對張九齡感到厭惡與疏遠,為張九齡最終罷相做準備。
“只要沒人干擾,三十萬貫,也就一個月的事情吧。”
李林甫忍不住嘆息道。
夔州那邊實在是太能折騰了,那些制定標準,憑證準入的辦法,簡直讓人擊節叫好!他從政多年,已經很久沒見過這種讓他眼前一亮的策略了。
很多朝臣認為鄭叔清是在無理取鬧,只有李林甫看出了其中的巨大利益。夔州那邊的經驗,其實是可以在運河推而廣之的。當然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懶得去做。
李隆基這個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創造一個可以給自己好好享受的國家和都城。其他的,不重要。
李林甫已經把李隆基給看透了!
只是,為什么方有德那種頑固不化之人,能生出這么骨骼特異的神童兒子來呢?
這個問題李林甫沒事的時候揣摩了很久都是無解。
“神童么?不知道比之李泌如何?”
很久之后,李林甫看著紙上洋洋灑灑的通關條例,一邊思索一邊喃喃自語。
對付張九齡,還差最后一擊!
先用這份奏疏,給他棺材上先釘上一顆釘子吧。
李林甫不無得意的想道。
……
長安發生的事情,方重勇并不知道,但他知道,夔州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
沿岸的船塢,已經滿負荷運作,晝夜不停的開工,還在不斷在夔州府城內招人。
一個又一個訂單紛至沓來,甚至還有一口氣下單十艘漕船的狗大戶!那些不能通過江關的商賈也沒閑著,他們把貨物卸船,在夔州渡口停放。然后從上下游運輸造船用的圓木,鐵釘等必須品。
漕船普遍采用了釘榫接合技術,對鐵料的需求量不小。很多商人暫時無法通關,又不想閑著,便成為了夔州眾多船廠的供應商。除了某些心懷不軌的商賈以外,其他商賈很快便從中察覺到了不小的商機。
由此而帶來的巨大人口流動,又帶動了夔州府城各行各業的興旺。
夔州城內有人在商議要不要給鄭叔清建一座生祠,以表彰其發展夔州事業的功績。
這天中午,艷陽高照,太陽頗為毒辣。方來鵲給方重勇打著竹傘,二人來到江岸邊查看造船進度。如今每天都有漕船交付,江關通行秩序井然,情況遠比鄭叔清事前估計的要順利。
“郎君,我們每天去府衙的公食吃飯,會不會不太好啊。”
方來鵲有些遲疑的問道。
“公食”就是官府的食堂,唐代歷來都有官員與吏員在辦公地點附近吃工作餐的習慣,由各衙門出錢負責自己衙門內人員的伙食,類似方重勇前世的機關食堂。
夔州府衙的公食,不僅不收費,而且伙食還很好!
畢竟,鄭叔清有時候也會去吃飯的,要是把這位自幼錦衣玉食的刺史大人給惡心到了,那豈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么?
“有人說閑話?”
方重勇微微皺眉問道,他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肯定會得罪人。
一個八九歲的孩子,成為了鄭刺史身邊的紅人,甚至刺史本人都對其畢恭畢敬的,試問那些胥吏又怎么可能不在背后嚼舌根呢?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類似的事情,應該會伴隨他一生。
不遭人妒是庸才!
真正想清靜,那只能做一條無欲無求的咸魚。
方來鵲點點頭道:“他們都說郎君是妖怪。”
“呵呵,那些都是庸人,都是在嫉妒我的才華。”
方重勇冷笑道。
正在這時,他就看到鄭叔清在兩個仆從的陪同下,喜笑顏開的走了過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积石山|
尤溪县|
高台县|
原平市|
和平区|
朔州市|
会理县|
鄂托克旗|
丹寨县|
读书|
铜陵市|
织金县|
密云县|
呼伦贝尔市|
临泉县|
简阳市|
靖边县|
博乐市|
普兰店市|
南安市|
文成县|
江山市|
富裕县|
溧水县|
合作市|
长汀县|
青岛市|
和顺县|
会理县|
涡阳县|
桃园县|
泾川县|
九江县|
宝坻区|
麻城市|
平陆县|
原阳县|
饶阳县|
鲁甸县|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