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標帶著朱棣離開了,老朱緩了緩神,便也帶著朱肅擺駕乾清宮。 畢竟,還是乾清宮的戒備更森嚴些。 這一次,他還特地嚴令二虎,除了皇后和太子,任何人都不許出入。 朱肅對這乾清宮,也算是輕車熟路了。朱元璋依舊讓侍衛們在外頭戒備,自己則帶著朱肅到了里間。父子兩坐在正中的茶桌旁,老朱開口道: “繼續說剛剛的事兒吧……老五,真沒什么政策,能應付‘三百年魔咒’?” “真沒。”朱肅的頭搖的像撥浪鼓。 “你莫不是仍覺得,就算咱真頒布了好政策,也會走偏?”朱元璋正色道。“這點勿要擔心。咱會給后世出一本‘祖訓’,要后世君臣,世世代代遵循咱這個開國之君的法子,讓百官、科道共同約束朝廷上下,萬萬不會出現走偏這種事兒。” “我知道,《皇明祖訓》是吧。”朱肅擺了擺手。“那玩意兒沒啥用處,該偏的還是會偏。” “什么?”老朱一愣。以《皇明祖訓》來約束朝廷上下,是他這幾天思考軍戶制失敗的事,痛定思痛才想出的法子。 這名字,還是昨晚剛想出來的呢! 他一心想要締造一個完美的運轉規律,在他想來,軍戶制最后走偏了道,其中固然可能是軍戶制自身的不完善,但一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后世沒有忠實遵循,才會導致這項善政變成了惡政。 自己現在已經知道了不足,那么,只要自己費些心力,將這制度改的盡善盡美,再以祖訓約束之,必然能徹底彌補上這一窟窿。 但老五居然張口,就說出了皇明祖訓的名字,老朱驚訝問道:“莫非按原先的路子,咱本來,也是要纂這《皇明祖訓》的?” “可不是嘛。”朱肅攤了攤手。“您前些年的時候,就想著編這祖訓了對吧?” “不錯。”老朱點頭。“洪武二年的時候,咱就想著給咱們朱家留本祖訓了。” “不過那時候咱只想著傳個好家風,名字也還沒定……怎么,咱的這本《皇明祖訓》,是沒被當回事?”他的聲音不禁帶著些怒意。 “您那祖訓,是挺雞肋的。方方面面想的,倒是齊全的很。但是時代在變動,有些東西或許切合開國之初時候的情況,但過上幾年,早就不適用了。”朱肅答道。 “本來嘛,政策這種東西,就是要因時而變,您老想著一套政策用上萬萬年,哪有那么容易?” “一潭死水,焉能不臭?一樣的道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