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季節氣候影響長江水位,今年夏天長江水位下降很厲害,原來渡口乘船的平臺高出水面十多米,已經不能用的。 現有臨時的泊船點也只是從岸上斜坡下去的一個高出水面的黃土包。 過江的人紛紛排隊,等船上的人往土包上架過來一塊木板,踩著木板這就能上船了。 南湖鎮和燕磯都是小渡口,船也是最古樸的木船,從江這邊去江那邊得人力劃槳。 擺渡也算是個正式工作,像這一趟船上劃槳的就有六個,都是青壯年壯勞力。 可即便是如此,船抵達彼岸時,也足足花費了一小時四十分鐘。 見陸淼頻繁出神,顧瑩推推她,示意要下船了。 陸淼回過神,拿好東西跟著人群下船上岸,江邊的風很大,害怕帽子被風卷走,她小手拂過頭頂緊緊按住帽子。 “渡江的船說是四趟,其實就兩班,一班是咱們南湖的,一班是燕磯的,每天上下午各自跑一個來回。” 顧瑩走在陸淼身側,細聲解釋: “咱們過來的這一趟船,就是燕磯早上五點半去咱們那邊的返程船……以后要是獨自坐船,這個時間點可得記仔細。” 陸淼連忙點頭,顧瑩抓著她手腕,笑著真誠溫和: “看著點腳下,這里到燕磯的鎮子還得再走一段,可不能絆倒摔傷。” “誒!” 燕磯沿著長江一側除了本土住戶以外,所有農田土地種植的都是細糧和經濟農產品。 比如一望無際的翠綠禾苗。 比如陸續泛白的棉花地。 再比如在少有的平坦田地中,格外突出的茂密甘蔗地。 只是恍惚掃視一眼,甚至都不用細看就能分辨出燕磯和南湖陣的差距。 后面在所路過的村子里,陸淼更是留意到,一路上遇到的社員雖說也有窮困的,可大部分還是那種面色氣血充足的多,身上衣服打的補丁也相對較少。 每走過幾戶,就能聞到一股熟悉的花香。 陸淼好奇尋找,很快就注意到一旁人家的院子一枝梔子花花枝顫顫巍巍探出墻頭,正在風中搖曳晃蕩。 說實話,陸淼心情復雜,有一瞬間的怔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