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明時分。 三人偷摸離開糧倉。 薊州韓家之前是分臟糧款的成員之一,這頭快要瘦死的駱駝依舊占據著橫水郡南部六縣超過四成的耕地和佃農,在韓二爺眼里,上繳的糧食本就有自家一份,與其他成員一樣,掌握著直達內部的暗道。 郭泗膽戰心驚地跟某人走上街道,對方在殺韓二爺的時候,放走了一批仆從婢女,估計會把韓芳復仇的消息傳遞出去,這種障眼法騙不到所有人,但已經足夠減輕他們身上的注意力了。 大盞城仍然一片繁華。 對于城內居民來說,不過是巡邏的押騎多幾倍,不影響日常生活。 兩千薊南騎兵已經過河,不明所以的人甚至以為是老將軍楊慎杏良心發現,打算援助堅守在前線的橫水城一把。 某人用韓府的顏料和器物制作了一張以假亂真的面皮,許多年過去,手藝未曾生疏。 三人來到潭影軒,不同于主動談生意的分部,這里大致是展覽出售的模式,規模大如市場,一口價絕不讓步,背靠皇室血脈,當地豪強和軍頭從不過多為難,貴人的錢袋子比無數條命還沉重。 “你覺得北莽什么時候南下。” 江源在潭影軒攤子上挑挑揀揀。 “十場秋雨之后,大雪隆冬之前,不超過十五天。”郭泗一邊回答,一邊買了一個銀簪子送給丫鬟綠兒,擔任天字號供奉數年,他并不缺少黃白之物。 “我看薊南不順眼。”江源說,這邊的四萬精銳老卒幾乎是薊州的菁華所在,在原世界線未來,被春秋老將葬身在了西楚復國戰役中,凋零散盡,如此看來,不如送給有緣人。 “如果將目光僅僅局限于一州之地,奔流江發源于雙門關左右的巍峨古山,而薊北素來有旱澇兩季,只要咱們發揮地利,在上游建造水渠江壩,旱時蓄水,澇時放水,不出三年,薊南軍必定北上,代價是民不聊生。” “蓄洪成勢。” “先生所言極是,但不能全賴于此,薊北土地遼闊,以靜制動,四萬步兵長途行軍折損意氣,如此看來,勝算能增一分,不過歸根結底,還是得真刀實槍,楊慎杏作為春秋老將,一般的奇謀對他毫無作用。” 江源從攤位上買了幾本水利注書,轉身扔給郭泗,開口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