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此同時,童肖媛也把田啟兵叫到了辦公室來談話。 “啟兵,我沒想到你會推薦紀光廉。” “童書記,我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可你把紀光廉推薦上去,楊全疆會認為咱們縣委是和他對著干。就憑黎允橋,楊全疆也會輕易知道是你推薦的紀光廉。” “童書記,我推薦紀光廉的原因,在會上說的那些只是表面現象。咱們政府官員的隊伍里,太缺少像紀光廉這樣的人了。如果像紀光廉這樣的人多了,那咱們政府官員的隊伍才能風清氣正。” 童肖媛沉思著道:“你說的是這么個理,但這一次推薦人選只是去參加培,不是提拔干部。我擔心因為你推薦紀光廉,而得罪了楊全疆。他可是個睚眥必報的人。” “童書記,你不用為我擔心。我也不怕他楊全疆。樞宣市是黨和人民的天下,不是他楊全疆的天下。對楊全疆這種人,就要針鋒相對,絕不能服軟。否則,就會被他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再者說了,他在樞宣市的任期還有半年就結束了,他肯定得調離樞宣市。” “他調離樞宣市,可能會到省里去。我不希望你因為推薦紀光廉而得罪了他。畢竟他可是老書記的人。” 童肖媛說的這個老書記,是指上一任的省一把手。 上一任的省一把手,是從省人大主任的位置上退下去的。 楊全疆曾經當過上一任省一把手的秘書。 楊全疆有時候敢于和省委叫板,也是來自于這個底氣。 官場中的人際關系錯綜復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靠山。 靠山大底氣就足。靠山小就夾著尾巴做人。 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上一任省一把手雖然退下去了,但他說句話還是非常有份量的。 現任的省一把手早就想把楊全疆給換下去了,但他還是想等楊全疆在樞宣市的任期滿了,再順理成章地將他換掉。也是出于考慮到上一任省一把手的緣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