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時的謝疏確信于蕭沉硯是真的對云崢動了殺心,他過于吃驚,起身的動靜太大,令蕭沉硯察覺。 那時的蕭沉硯或是發現他醒了,選擇了收手,爾后竟如沒事人般,走到云崢身邊,抱著劍睡了過去,全程都沒再看他一眼。 謝疏心驚膽戰的盯了他一宿,直到天亮后,云崢醒來,蕭沉硯也恍若沒事人那般。 那時的他也是一愚蠢少年人,不夠城府,也沉不住氣,竟當面質問了起來。 少年時期的蕭沉硯性烈如火,一言不合,他倆便打了起來。 謝疏一直記得那日自己質問蕭沉硯時,對方望過來的眼神,像是一頭蒙受不白之冤,怒至極點的野獸。 那雙眼里只有失望和難以置信。 蕭沉硯否認了自己想殺云崢。 兩人因此生了間隙,事后謝疏也想過許多,會否是自己誤會了,看走了眼? 只是那裂痕還沒來得及彌補,鎮國侯在北境兵敗,通敵叛國的消息傳回朝野,緊跟著就是太子也被扣上謀逆的罪名,自焚于東宮。 一條條噩耗接踵而至。 可最最令謝疏如鯁在喉的一件事卻是二叔謝閑對蕭沉硯的‘指認’。 謝閑說,那夜他親眼見到是蕭沉硯放的火。 雖種種證據表明謝閑是在‘胡說八道’,但謝疏卻能感覺到二叔謝閑并沒撒謊。 他自幼就知曉自己擁有某種常人不具備的‘直覺’。 可繼他親眼目睹蕭沉硯想殺云崢之后,那是他第二次懷疑起自己的直覺。 他不愿相信好友會做出弒父殺母這種喪心病狂的事,二叔本就是個紈绔,他或許沒撒謊,但真相許是他被人設計成了‘人證’,故意陷害蕭沉硯的。 謝疏自厭于自身的彷徨。 他一直試圖尋找出真相,所以毅然決然選擇入朝進入刑部,一路爬至大理寺少卿。 可直至十年后與蕭沉硯重逢,遭遇種種鬼事后,謝疏才猛然驚醒。 當年自己所見的想要殺死云崢的‘蕭沉硯’。 二叔所見的在東宮放火的‘蕭沉硯’,是真的蕭沉硯嗎? 更可笑的卻是,直到這一刻,謝疏才意識到曾經的自己是多么卑劣又可笑。 從他質問起蕭沉硯的那一刻起,從他猜測真相,心生彷徨時起,他內心深處是對蕭沉硯存在懷疑的。 他從未毫不猶豫的站在蕭沉硯身旁過,從未堅定不移的選擇對方。 而蕭沉硯或許在很早之前,就看透了他的‘虛偽’,所以這些年才與他漸行漸遠。 謝疏撩開車簾,看著馬車外倒退的街影,恍惚間想起當年,自己如愣頭青一般當著云崢的面質問蕭沉硯時,云崢脫口而出的那一席話: ——謝少淵,你吃醉酒了還未醒不成?阿硯怎會害我?他手里的刀子往自己身上捅都有可能,絕不可能捅到兄弟身上! 謝疏自嘲的牽動唇角。 是啊。 他認識的蕭沉硯,至情至性,寧損自身,也不會傷害親友半分。 他不如云崢。 他謝疏謝少淵,配不上蕭沉硯的友情。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