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冬素直接把自己的大馬車送給了他,她的大馬車確實暖和又輕便,是目前唯一一輛四輪的馬車。 能用四匹馬拉車,速度極快。在這個普通馬車日行不到百里的時代,她的馬車能日行三百里! 當然,中途要到驛站換馬。 馬車內部裝了一個小壁爐,有煙囪排煙,有厚厚的地毯,有松軟的靠枕,有茶爐子。 簡直就是一輛移動的小臥室,這個時代的頂級房車。 是去年李念魚送她的生辰禮物,因為制作成品太高,不適合量產。 看來陳星耀是去年參考了一回她的馬車,就惦記上了。 凌王妃做事雷厲風行,一點也不浪費時間。 讓陳星耀回去好好睡一覺,天亮后就出發。 陳星耀覺得要不是冬天的晚上沒法趕路,王妃肯定讓他現在就動身。 他哪里睡得著?回去就把陳黎從被窩拖起來,又讓人把陳落雪請來,緊急商量這個任務。 龐先生則連夜寫好一封折子,跟陳星耀一起回長安的。 沈林鐘則準備明天就去基地,提前為三月征新兵準備,這一次征的新兵,不用說,全部都當海軍訓練。 甲四則和那兩個異族首領,帶著一支軍隊往前丹東救援族人。同行的有莫修謹,他說要提前去看一眼高麗邊境的情況。 對于沈冬素提出的,以軍火供應商的方式,讓高麗、新羅、倭國這些小島國,開啟另類的‘三國’紛戰。 沈冬素是空有想法和概念,畢竟前世學過世界史的,都知道漂亮國就是靠這個方法,一躍成為超級大國的。 但具體實施計劃,就得做極多的調查,高麗國有幾王子?有幾個有兵權有實力的將軍?怎么拉攏、怎么蠱惑? 等等細節,憑沈冬素的腦子肯定是想不到周全計劃的,所以這么難的事,自然是交給聰明人做。 龐先生和小盼哥珠聯璧合,定能讓她的想法變成現實。 龐先生說此計不亞于火中取栗,一招不慎,沒挑撥起高麗內亂,戰火先到北境。 莫修謹卻覺得此計甚妙!這戰火已經要到北境了。 高麗不像北疆,北疆人馬能驅趕到瀚海以北,最少能還大夏北境幾十年太平。 而高麗跟大夏一樣,他們是不會跑的。我們又不能將他們殺絕殺盡要一個空島孤城? 打高麗,一時的勝利,一場仗的勝利,根本稱不上勝利。給他們幾年時間,就有新的士兵長成。 而王妃此計,就能從內部消耗他們,消耗他們的士兵、糧食、財力物力,最重要的是,消耗他們百姓的精神氣,消耗王室的權威。 等百姓發現,全國到處是戰火,想活命只有逃離。對王室沒了敬仰,只想盡快平息戰爭,完全沒了反抗之心。 那我們一統高麗的時機就到了,這期間,我軍只要守好丹東,不讓他們有越界的可以。 再訓練海軍,造海船,打造更適合海戰的武器。 幾年過去,高麗和倭國打成篩子,亂成一鍋粥,就該我軍下場了。 龐先生認同了莫修謹的話,提出若想拉倭國混亂,可向姜家海商打探倭國的情況。 另外派他們的人跟倭人聯絡,誘導倭國參與高麗內戰。 同時龐先生也指出,這個計劃需要我軍豐厚的資源來支持,光靠幽州是不行的,得整個北境,乃至整個大夏都支持此計才行。 所以這一切的前提是,皇上同意,朝廷同意。 他這是怕沈冬素一意孤行,朝廷不同意,她就私下來。 沈冬素笑道:“那是當然!先生放心,我有分寸。若朝廷真不同意,等王爺大軍凱旋,我們再從長計議。” “目前最重要的是,發展整個北境。這節也過完了,都動起來,去年跟北境各州合作的生意,立即讓人去聯絡。” “北境的士族富商太懶了,難道還要等春雪融化再行動嗎?” 王妃一聲令下,整個北境都行動起來。天太冷,無法采礦,但可以提前讓人將鐵礦圈起來。 沈冬素只抓重點,鐵礦必須牢牢掌握在她手里,絕不給北境士族染指的機會。未被發現的鐵礦,都為官府所有。 而士族擁有的鐵礦,她則用買,或是合作的方式參與進去。要造海船,鐵的用量將變得極大。 特別是配合裝在船上的投石機,必須用鐵才行,用木頭很難發揮火藥的威力。 田地開荒冬天也做不了,但可以先埋肥,要開墾的荒地淋些魚油,將上面的雜草、雜樹一燒,就是草木灰。 埋上一冬,春天開墾時地便極肥沃,不用再施窖肥就能耕種。這么做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前缺人,沒法這么干。 現在莫修謹帶回了兩萬多奴隸,這些粗活累活就有人干了。官府將焚火的開荒地登記造冊,凡是愿意入農戶的開始分田。 流民區擁擠的百姓以眼可見的速度減少,工部一邊將剩下的人聚攏,一邊開始重新修繕流民區。 因為運煤車太過笨重,極容易造成堵塞還弄臟道路,且因煤太重,用驢或馬來拉根本拉不了多少。 沈冬素大筆一揮,給工部下了一個大工程,因為造船坊和海軍營都設在基地那邊,以后不用說,基地將是用煤最多的地方。 便從煤礦到基地,修一條專門運送貨物的有軌馬車道,四輪的載貨車,兩條專用鐵做的車道。 馬兒只起到一個牽引作用,不需要太費力,就能運送極多的貨物。 開始工部覺得這根本不可能,從未聽說過有這樣的路。 但李念魚親自帶團隊試驗,先打造了一小段,然后發現確實如王妃所說,運送貨物變得極為便利。 就這樣幽州城,不,大夏國第一道有軌馬車道正式開始建造。 沈冬素跟李念魚說,等鐵越來越多,這樣便利的設施會更多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