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冬素留了個心眼,讓甲十八趕緊收攤,兩人悄悄跟著小廝,不多時來到一片相對安靜,但建筑高檔的街區。 這里擺攤的人極少,都是挑著擔子在角門巷子里敲著撥浪鼓,有個賣柿餅的老阿婆好心告訴她: “不能叫賣,會被巡街的打走。這里住的都是富貴人家,出手闊綽,多轉幾個巷子,東西能賣完的。” 沈冬素沒有撥浪鼓,就跟在阿婆身后。這一代果然都是有錢人,角門打開買柿餅的婢女小廝,十個有五個會買一盒梨糖。 其中有幾個買一盒拿進去之后,小姐妹也喜歡,又追出來多買幾盒。跟了阿婆一個時辰,兩筐梨糖就賣完了。 還有很多聽了信的婢女追出來要買,一問沒了,氣得直跺腳,讓沈冬素明天還來。 明天是來不成了,沒時間做,沈冬素便跟她約好,來時從角門報信,優先賣給她。 老阿婆羨慕地看著沈冬素,她的柿餅才賣了一半呢,沈冬素立即跟她買了一包柿餅,約好下回來還跟她同行。 等和甲十八來到驢肉火燒攤上時候,她只覺心身舒暢,暢想著靠賣梨糖開啟美好生活。 不敢當街數錢,放自己身上還怕被偷,讓甲十八把錢裝好。小沈老板十分大方地買了兩個火燒,兩碗羊肉湯。 還切了一斤鹵驢肉,晚上回去加餐。 她意氣風發地跟甲十八說著,以后要怎么發展糖果生意,讓甲十八做二股東,跟她賺大錢…… 甲十八無語地吃火燒,這小村姑,給她三兩顏色就敢開染坊!賣梨糖賺個幾百文,就想開店,這膽子是真肥。 兩人坐在街邊小攤上,正吃得香,突然聽到一陣哭鬧聲,吵得很兇,跟那天二房來牛棚鬧事差不多。 兩個年輕的男子正揪在一起打,其中一個一臉擔憂地道:“我姐要有個三長兩短,我殺你全家! 是人命重要還是名聲重要?她都要一尸兩命了,你們還不讓大夫進去!” 那男子不言,可他母親卻在旁邊哭天抹地道:“大夫是男的,進去看了她的身子,那我兒子不是當了綠頭龜! 都是生孩子,我連哼都沒哼一聲,生了兩孩子。 她這哭了一天一夜,又是請穩婆又是請大夫,孩子沒生下來,喝藥都花了不少銀子。 我話擱著,她真進了鬼門關,我老張家給她風光大葬。 但想要大夫看她身子,那就是蕩婦,死了也別進我張家祖墳!” “我操,你這老妖婆,天天搓磨我姐,現在她在生孩子呢,生的是你老張家的孩子,你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