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農(nóng)村是一天兩頓飯,朝食吃得好,晌午飯要么餓著,要么隨便吃點冷食。朝食吃得不好,晌午才會開火煮點吃的。 沈父要養(yǎng)身體,蔣氏破例晌午開了火,煮了幾個新鮮的紅薯,又煮個紅薯葉子湯,做午飯。 新鮮紅薯又甜又軟,就是小了點,就著紅薯葉子湯吃個三分飽。留著肚子晚上吃兔肉。 沈父的手是真巧,沈冬素覺得若是在后世,就算他沒了一條腿,就靠這手工活,也能成為大師級的人物。 她才在地上畫出糖模子的樣式,沈父小半個時辰就編了一套出來。花瓣形的、五角星形的、愛心形的各做了十個。 切成碎泥的梨濾出梨汁,加清水和麥芽糖,小火熬到黏稠,倒進(jìn)模具中,一半拿竹簽在糖中間壓著,放到冰冷的井水盆里自然凝固。 沒錯,她要做一半棒棒糖。 一個下午熬完一筐梨和山楂,做了五斤梨糖,五斤山楂糖。最后麥芽糖不夠,她要去胡婆婆家再買一點。 蔣氏攔著不讓,說等把這十斤糖賣出去,再做新的。 讓甲十八跑腿去鎮(zhèn)上買了包食物的蠟紙,順便接仲陽放學(xué)。 沈冬素開始做晚飯,為防母女倆同在廚房又吵架,沈父很體貼地讓蔣氏幫他打下手,廚房留給冬素一個人。 新鮮兔肉烤著吃極美味,但家里人多,要下飯,還得燒燜最香。 也沒別的配菜,配的還是村長拿來的白蘿卜,爆油加蔥姜香料黃豆醬,炒香兔肉,加黃酒和開水白蘿卜小火燜燒。 糙米飯蒸好的時候,甲十八和仲陽到家,肉味已經(jīng)飄香了半個村子。 這個小村子,大家對食物的香味最為敏感,所謂‘誰家煮繭一村香’,更別說加了香料的兔肉香氣。 蔣氏伸頭往廚房看了幾次,多次念叨著讓沈冬素別浪費油鹽。 但當(dāng)一大盆撒了蔥花香噴噴的兔肉上桌,香氣直往她鼻子里鉆的時候,那些抱怨自然地消失了。 仲陽頭一天上學(xué),自是有許多事要跟家里人說,但現(xiàn)在他只想吃飯,再重要的事,也等吃完飯再說。 五人坐定,一人一大勺兔肉連肉帶汁澆到糙米飯上,都抱著碗低頭吃起來。 小黑狗在這個身邊轉(zhuǎn)轉(zhuǎn),那個身邊轉(zhuǎn)轉(zhuǎn),低聲叫著等著啃骨頭。 太陽還沒下山,晚霞照到牛棚小院里,給這個荒涼破舊的小家渡上一層暖暖的余暉。 吃到一半的時候,一陣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那是急速咽口水的聲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