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83章 城郊的初秋和長安的八卦-《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沈冬素凌墨蕭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第(1/3)頁

    九月初,秋風乍起,秋雨微涼,氣溫驟變。別的地方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幽州是三場秋雨必穿棉,都不帶過渡期的,秋天極短,搶收完糧食,晨霜就重的像薄雪,早上走在鄉野小路上,踩得白霜吱吱響。

    各個水塘河邊,泡滿了各種麻,蓖麻、漢麻、黃麻、青麻,幽州不適合種桑養蠶,卻適合種棉麻。

    棉花還沒推廣種植,只有軍囤地和少數軍屬之家有種,早就摘完棉花,在家剝棉紡線。

    而麻還要在水里泡了許久,泡到外面那怪青黃皮爛掉,把水面弄的有很多墨綠色的雜質,才能一捆捆地從塘里撈起,于手工剝下麻衣,留下麻桿曬干當柴。

    剝麻是個很辛苦的活,不光要在深秋的冷水中進進出出,麻上有倒刺,時常會刺傷人手,水又極涼,凍的手掌又紅,指頭都是傷口。

    除了可紡織成布的各類麻,還有印刷書局泡的做紙的材料,構樹皮、嫩竹枝、桑皮、藤蔓等等原材料。

    都要經過長期的浸泡才能進行下一項工作。還有趁著雪還未下,河水未結冰,趕緊漂染衣料的婦人。

    這是為過年裁制新衣提前做準備,買的布料當然更方便,但平民百姓節省慣了,條件允許更愿意自己染布。

    除了普通的靛青、土黃色,還有給孩子穿的大紅,偶爾有年輕的姑娘,會細心地有一個夏天,囤積干葡萄皮、曬藍蝶花。

    或是托去基地的親友,在海邊撿些彩色的貝殼;跟異族商人交換深山中的松膠,這些都是染鮮艷顏色的染料。

    其成品當然跟蜀錦、浙錦差遠了,但在幽州這樣的邊城,枯寂陰寒的長冬,這些顏色穿出去,都是一抹風景線。

    秋風呼嘯,沿河兩岸的百姓,依舊在勞作著。他們甚至一點也不覺得冷,不時笑著聊天,說說今年的收成啦、青壯在工坊的收入啦、過冬的酸菜腌了多少啦……

    若其中有一人的女兒,剛好在醫護學院工作;或是兒子進了工匠學院,那他們瞬間就會成為大家的焦點。

    無數人會涌上來詢問,知不知道下一次招生的日期?里面吃的怎么樣?學費是多少?學徒期的工錢是多少?

    其家人自豪難掩,將偶爾從兒女口中問到的一星半點消息,添油加醋地說給其他人聽。

    至于軍屬之家的人,是不會來這條大河邊的,他們住進軍屬院或是軍屬村。

    打了大井,還開了新渠,挖了塘,條件更好,早就不來大河邊跟他們搶位置了。

    離河不遠的大道上,是一輛輛拉煤球的板車,從拉車的驢或矮腳馬,到板車車輪、車夫全身,都是煤一樣漆黑。

    沿路車轍都是黑乎乎的,有端著漂好布料的姑娘,小心翼翼地錯開煤印走著,上了年紀的婦人則又是抱怨又是羨慕地道:

    “不知道哪家一冬舍得囤這么多煤球?他家倒是隨便燒煤,把路都給弄黢黑。”

    不時看到背撿糞筐的老者,拿著糞鋤,遠遠地跟著那煤車,他可不是為了撿牛馬的糞,一般車夫都帶了糞袋,同樣舍不得糞被別人撿了。

    他是在等車上不小心掉下來的煤球,或是散煤粒。要是能撿一些,囤積起來,也能做幾塊煤球自家用。

    路過已經收割完的稻田,揮一下手中的糞鋤,便看到一群受驚的麻雀從田地飛起。

    偶爾有調皮的男孩子,拿著捕麻雀的網,在后面追著。

    腰間還拴著打田鼠的彈弓,和挖黃鱔洞的木棍。

    這些男孩子都很皮實,小臉黑紅,也不穿鞋,赤著腳挽起褲腳,在田野里跑來跑去,身邊還跟著自家的老黃狗……

    以前的幽州城郊,九月已經是行人寥寥,偶爾有人,也是行色匆匆,碰到生人都是一臉緊張和驚慌。

    而現在的幽州城郊,哪怕城門嚴查,不準人隨意進入,也不影響城外的熱鬧。

    從老到少,不分男女,都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為即將到來的嚴冬做準備。

    與之不同的,他們不再害怕寒冬,不再畏懼冰雪,不再絕望地期盼著春天的到來……

    若說城外是熱鬧,那城內可以說是人聲鼎沸,幾條主街,從早到晚都是人擠人。

    通往基地的西城門,為了方便貨物裝載,和進出載有更多貨物的馬車,城門特地改建,除了人行的之外,還增加了一個貨車通道。

    姜氏商行正在為今年最后一批海貨做準備,這批貨物出海之后,海港關閉,一直到明年二月才會有船回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万年县| 姚安县| 聊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常州市| 本溪| 平果县| 泰和县| 朝阳区| 太康县| 康保县| 土默特右旗| 宿州市| 晴隆县| 阿鲁科尔沁旗| 乐都县| 金坛市| 遂川县| 三门峡市| 那坡县| 保靖县| 砚山县| 山丹县| 卢龙县| 东宁县| 沁阳市| 长白| 平果县| 彰武县| 包头市| 广宗县| 攀枝花市| 沙田区| 维西| 富宁县| 霍林郭勒市| 五峰| 平湖市| 同德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