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凌王有多惜才、萬書閣有多宏違、各種古書古籍孤本數(shù)萬冊、幽州夫子的待遇有多好…… 不信去打聽一下凌王妃揚州醫(yī)館里,醫(yī)師的待遇。在幽州,夫子和醫(yī)師的待遇更高。 反正大餅畫出去,牛皮吹出去,不管人家信不信,先對萬書閣產生向往和好奇之心是有的。 龐先生的想法很簡單,下套嘛,套一百個人,能套來一個賺一個。 結果還真讓他給套來了,當然,他畫的大餅,沈冬素會幫他全部落實就是了。 現(xiàn)在她可不缺錢,可以花大筆錢投資教育行業(yè),萬書閣只是一個開始。 他的那些同窗中,有謹慎的還想在打聽一下,有性情灑脫的,則是立即出發(fā)來幽州一觀仿如讀書人圣殿般的萬書閣。 加上往幽州的路修好了,最早的一批趕在七月中,就來到了幽州。一行三個夫子,十幾個書童。 龐先生先跟沈冬素提了一句,說要‘千金買馬骨’,所以對于第一批到的夫子,要給予極高的禮遇和待遇。 沈冬素認同這個觀點,并且對于歡迎學者這種事,前世有過經(jīng)驗,她讓人先做錦旗和橫幅,直接拉到城門口。 再讓萬書閣、醫(yī)護學院還有新兵們,全部換上統(tǒng)一的制服,像萬書閣的衣裳是,天藍色鑲白邊。 這個時代藍色是很常見的顏色,但普通人只穿得起靛藍,許多貴族的小廝、男仆,都是靛藍色的衣裳。 而天藍色則更難染,也更貴重。龐先生開始不愿意用這個當工服,太浪費了。沈冬素卻說,就是要區(qū)別出萬書閣的不同。 要讓來幽州的人,都以穿這種藍色為榮。呃,她能說是前世留下的后遺癥嗎?一說到校服,第一個想到的可不就是天藍色。 故而當龐先生的三個舊友,來到幽州城門外的時候,即瞠目結舌,又覺得無上榮光。 城門外由士兵拉的大橫幅‘歡迎夫子光臨幽州’,再有三個萬書閣的書童分別送上,印有他們姓氏的錦旗。 待一進城門,則看到左邊是一排穿著白色連體長衫,戴著怪異的方帽的女子,高舉‘醫(yī)護學院歡迎夫子’。 左邊是近百穿著亮眼藍色的書童,舉著‘萬書閣歡迎夫子’,然后則有新兵列陣,敲刀擊鼓,列陣相迎。 再有不少百姓,拋著鮮花,奉上鮮果,歡呼雀躍,載歌載舞;一時讓那三個夫子覺得,自己不是來幽州參觀的,而是立了什么不世之功,領賞來著。 直到看到龐先生走來,他們那既忐忑又緊張,又覺得難為情的心才放下,拉著龐先生問道: “這是怎么回事?” 龐先生撫須笑道:“這是王妃送給各位的大禮,也是我們幽州百姓求賢若渴,對夫子們的到來,太過期待?!? 從城門口走到萬書閣,這三位夫子還沒進萬書閣的門,便覺得,算是走不了了。 若他們不答應留下來,而是參觀一下就離開,也太對不起幽州人的熱情了! 凌王妃表達歡迎的方式則是,辦隆重的宴會,酒菜佳肴、煙火表演,用凌王府的以車載著三人,游覽全城。 反正這一通套路下來,看你們還好不好意思說,不留下來。 當然,這些表面功夫要做足,里子也要做好。萬書閣確實藏書無數(shù),凌王妃給夫子們的俸祿,可比六品官員。 并且在幽州當夫子,還真在凌王那里掛了官職,這跟給士族當幕僚可有前途多了。 凌王妃還答應他們,幽州有出版印刷坊,可出版他們的著作。 這最后一點,比給他們高薪還要讓人興奮,讀書人最期盼的事,不就是出書立著,千古留名嗎? 龐先生也不催他們做決定,反正今年是不指望離開了,幽州一到八月就開始冷,八月底下大雪也是常有的事。 住到明年,這些人會跟那些貴女一樣,被自由又興盛的幽州城吸引,趕都趕不走。 凌王妃千金買馬骨,豪擲千金為萬書閣征招夫子之事,隨之越傳越廣,且隨著這三個有名望的夫子的到來。 別的地方的學子不論,這北境的讀書人都躍躍欲試,不少求學艱難的學子,趁著寒冬未至,啟程往幽州來了。 趕到八月初的時候,萬書閣已經(jīng)招收到一百多位學生,這些學生可不是才啟蒙的孩童,有一半已經(jīng)是童生,還有三個秀才。 不過三個秀才的年紀都不小了,他們來的目的是求學,也是想找差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