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像當初揚州建大醫館,她給予極高的報酬讓太醫們在揚州安家落戶,也有人說,醫者是懸壺濟世,怎么能被金錢收買? 沈冬素恨不得給說這話的人一個大耳刮子,人家醫師不用吃飯嗎?人家研究新藥方,不需要投資本錢嗎? 現在看揚州醫館的盛況,江南各州城都求著大魚哥,去當地開醫館。 給醫師開出的報酬,比她當初給的還要高,可見這條路是走對了。 再說這農科部,那些官吏不同意售賣種子,而是免費分發給百姓。 沈冬素便提議,像麥子、水稻、豆類這些糧食作物,可以按人頭按田地分發。 但像油菜、芝麻、甜菜等等這些經濟作物,則是售賣種子。 她將售賣所得的錢,扣出運營成本,其它的都歸農科部做研究經費,和官吏的年底獎金。 開始還有些老頑固抗議,覺得王妃此舉是從百姓身上斂財。 但一年過去,再沒人抗議了。因為農科部發現,買經濟作物種子的,多是附近州城的士族莊園,還有姜氏商行。 高價將優良的種子賣給這些人,他們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然后就是,他們發現光靠賣種子所得。 夠他們半年的研究經費和農科部支出,也就是能給王爺省下很大一筆錢。 再到過年時,農科部人人都能領到極豐厚的獎金,還能多招收一些雜工。 從此之后,不光沒人反對,并且農科部投入到經濟作物的研究更多了。 看,這才叫良性循環。 除了農科部,軍醫部早就學會這一招,當然,也是沈冬素來到幽州之后給他們指的明路。 成品藥多出幾個,像止咳的枇杷膏、竹瀝青,這些可以薄利多銷,普通百姓也買得起。 北方冬天長,肌膚容易凍傷,而軍醫部出品的蛇油膏,和更貴一些的紅參膏,就能非常有效的防凍。 蛇油膏賣給平民百姓,紅參膏賣給富商士族。目前軍醫部出品的成品藥數量不多,才七、八個。 但賺的錢足夠軍醫部一年的開銷,除了像建大醫院,和新藥方研究這類,需要沈冬素出資,他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了。 而整個幽州城還在拖后腿,需要她不斷投入金錢的,只有軍工部。 這是個無底洞,不管她給多少錢,李念魚都能花完。 并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哪怕她將幽州十分之九的財富,都投資到軍工部,李念魚也——能花完! 他同門師兄弟,負責農用工具的,做犁、耙、水車等等農用品,已經賺得不需要她投資了。 負責做商用工具的,像紡織機、滑輪機、馬車,甚至做米粉用的大蒸籠等等,更是賺的盆滿缽滿。 因為人家不光賣給幽州人,北方各州都會來采購。姜氏還會買來出售到江南一帶。 只有李念魚做武器的,每季必問她要錢,還是要很多很多錢。 她撐著額頭道:“我知道你們軍工部特殊,所做的東西絕對不能泄露一星半點,更不可能售賣。” “但是,你可以想想別的路子啊,像這冰棍,也不用你負責制作和銷售,你只管出硝石,管控好硝石。” “跟別的機構合作就行了,所得利潤即可以投入到軍工部生產,也可以用來獎賞工作人員。” “在軍工部工作的人,可是危險系數最高的,你若提供的保障高一些,自然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李念魚的眸子漸漸亮了起來,他以前從來沒想過這方面的問題,只管悶頭搞研究。 現在仔細一想,別說是旁人,就是同門師兄弟,也更愿意去農工部,或商工部,而不是來他的軍工部。 是啊,若是待遇相同,誰會愿意來,隨時會被火藥炸死、新武器試驗弄傷的軍工部呢? 李念魚沉默良久,最后感激地道:“多謝王妃!我要做這冰棍生意。” 沈冬素笑道:“別覺得這會耽誤你的時間,你跟姜氏商行和謝溥清芷商議。” “劃分好利益分紅,你只管出硝石,其他的交給他倆負責,每年軍工部領分紅就行了。” 姜氏會將冰棍做成薄利多銷,人人吃得起的小食。 而謝清芷會將冰投入到奶茶店,讓冰飲成為奶茶店的一大特色,用來賺富人的錢。 等月見把一箱子冰棍分完回來時,才知道王妃竟然這么短的時間內,已經把冰棍的生意給盤算好了。 不禁心中感嘆,王妃就在府上閑了三天,都能想到一門新生意。 當真是七竅玲瓏心,世間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轉眼進入七月,幽州城依舊酷暑難當,但大家都知道,八月秋風一起,立即就會轉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