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轉頭問龐先生:“濟州的事不是處理完了嗎?王爺這次去哪?” 龐先生用羽扇指著方向:“常山、直沽直到晉陽,沿途掃匪。” 甲四道:“王爺帶走了一些流寇首領。” 沈冬素瞬間心領神會,這是要假道伐虢,借著平匪除寇之名,教訓一下這幾城的士族。 他們心里都門清,來幽州的這批流寇,不可能是濟州士族慫恿的。 那就是別的州城也想來摻一腳,既然伸了腳,管你縮回去的有多快,都得砍了! 要治外患,外治內憂! 明年凌王自是要強攻北疆的,王妃被擄之仇,他不可能只殺一個主將就算了。 更何況,不止他的王妃,還有那么多邊關百姓在北疆為奴為娼,等著夏軍去救。 韃子之禍,已經困擾了大夏數百年,是時候該終結了。 故而,今年這個長冬,他一定要將幽州附近幾個州城清理干凈,那些會阻礙幽州發展,會阻礙他攻打北疆的存在。 一個不留,全部清除! 知道凌墨蕭的打算,沈冬素有點激動了,搓著手問龐先生: “我們能做點什么?” 龐先生一個激靈,王妃莫不是也想帶一支軍隊出去,把那個不長眼的士族給滅了? 忙提醒道:“王爺在濟州征了三萬新兵,兩萬隨軍,不日將到達幽州。” “新兵會直接去軍營訓練,這隨軍,不如王妃來安置?” 隨軍就是這些新兵的家屬,或是不適合當兵,但有一技之長,能在軍營討生活的人。 沈冬素瞬間來了興趣,軍中正缺護士呢,先挑一批女孩子出來培訓。 再送一批到海邊基地建設,還有開荒的軍囤田,需要大量農戶來種植。 沈冬素再次抄作業,生產建設兵團制走起,先草擬一份企劃書給龐先生看。 龐先生只草草一看就被吸引住了,這個制度若實施得好,不光能安置隨軍。 以后邊關都可按此制度來建設。 他不得不稱贊一聲,凌王妃腹有溝壑,妙計頻生。 臘月初十這一天,濟州的新兵和軍隨到達幽州。 同時送來的還有百車軍資,和濟州士族送的重禮。 沒錯,凌王殺了濟州三分之一的士族,而剩下的還要送禮來討好。 這就是展現了強大實力后,這些士族的反應。 他們從最開始的,要狀告凌王,要團結反抗;再后來的,要平息凌王的怒火。 再到現在,狀沒法告,還要請凌王不要告濟州的狀。 畢竟他們的子弟確實去幽州生事了,那批流寇的頭顱太有震懾力。 不過給本家的信該寫還是得寫,但態度已經從狀告凌王,變成,凌王已經有了和太子一較高低的資本。 比起從未離開過長安的太子,久在邊關領軍的凌王,已經展現了他對外的雷霆手段。 和對百姓的仁慈之心。何況他還有一個極受百姓敬重的王妃。 不管長安是怎么傳凌王妃,不管那些大士族和勛貴眼中,凌王妃是個多么卑賤的存在。 但在百姓眼里,他們不識陳皇后,不認張太子妃,只認凌王妃。 特別是在邊關百姓心中,王妃的話比朝廷的圣旨還管用。只要是凌王的大旗所到之處,百姓皆聽從其指示。 凌王早非那個灰溜溜逃回封地的殘王,他站起來之后,再一次讓世人見識到,戰神王爺的風采。 若他打敗北疆,手握重兵,那時太子在他眼里又算什么呢? 濟州的士族不敢把話說得太明白,只在給長安本家的信中,透露凌王在邊關做的事。 讓他們有個警惕,早點做兩手打算,別等哪一天,太子落敗,全家跟著陪葬。 濟州的情況,繼續在別的州城上演。 特別是那些慫恿流寇的士族,凌墨蕭抓著流寇首領指認,凡是被指認的士族子弟。 經過查證后,全家以謀逆罪論! 他就是要這么囂張,就是要讓世人知道,別打他王妃的主意。 想對付他,陰謀也好,陽謀也罷,只管來! 但膽敢對付他的王妃,那就是不死不休! 有些士族早早得到消息,連夜送自家子弟逃離,可那些士家子囂張慣了。 又年輕氣盛,哪里肯聽長輩的話,在寒冬臘月逃離家? 一群年輕人湊到一起商量,干脆拿起武器跟凌王對著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