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冬素在驛站養病期間的意外之喜是,收到姜氏的來信。 姜氏的信早就托人帶到,就在城里等著凌王妃路過就送去,這年頭送貨送信就是這么的麻煩。 姜氏先是說了長安的生意,拍賣行的生意依舊很好,意外的是之前因封城,上門送貨的生意竟然保留了下來。 并且生意比店鋪的還要好,姜氏現在每半個月更新一次貨物清單,請的畫師畫的彩色小像。 極受貴女們的喜愛,每次都排隊預定。 然后就是在西區蓋的房子,第一批已經開始售賣,果然如王妃所料,極受外地富商的喜歡。 還沒蓋好的都有人愿意交一半價錢預定,但姜氏沒接受,都是房子蓋好能售賣,才會出售。 姜氏若知道后世的房子,只是圈個地皮,就開始收錢售賣,不知道會驚訝成什么樣? 再有海外的生意,這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只跟她說了分紅有多少。 姜氏來信的主要原因是,想問問她,關于分紅是送銀子到幽州,還是折算成物資? 看來姜氏也知道,幽州啥都缺啊! 另有一事是,太后過生辰,紀嬤嬤找到姜氏商量買壽禮。姜氏給紀嬤嬤的建議是送一幅萬壽圖,是她找繡娘繡的…… 這就是長安有人的好處啊!若長安沒個可靠的人,太后壽禮等她和凌墨蕭想到,估計都要過下一個了。 每年太后和皇上過壽前的一個月,可是長安奢侈品最緊俏的時候。 皇上過壽還有好幾個月,但若是從幽州送到長安,也該準備了。 沈冬素決定到幽州后再回姜氏的信,現在她也不確實是要物資還是要銀子。 在得知還有半個月就能到達幽州,沈冬素恨不得日夜兼程。 趕路就是這樣,當目的地很遠很遠的時候,那路是走一天算一天。 當目的地的距離已經明確了,算好了路程和日期,那就恨不得插翅飛過去,早點結束這趟旅程。 王妃這急切的心理,被甲四他們看來,是王妃太想王爺了…… 甲四甚至把這個觀點寫到信里,眼凌墨蕭說,王妃一天問三次,走了多少里程?還有多久到幽州? 加上四月天風和日麗,不冷不熱,景致又好,這路趕起來就更讓人開心了。 沈冬素和月見騎馬的時辰,由一個時辰變成兩個時辰,坐車的時間反而大大減少。 即為了看風景,又是為了磨煉馬技,據說在幽州,經常要騎馬。 還有就是,沈冬素聽說幽州守將,一年跑三個。北疆韃子經常偷襲,這馬技不好可不行。 跑的時候,她可不能拖后腿。 她心情大好,整個隊伍的氣氛也變好了,都跟郊游一樣。 只是一想到王妃到了幽州,禁軍就要返程回長安。之前是盼著回長安,現在竟然有點不舍了。 若是能一直跟著凌王妃當差,也挺不錯的。 這樣天南地北地跑,比久居長安不動彈,要有意思多了。 天公作美,一連十日都是好天氣。 越往北,田地種的多是麥子和糜子,風吹麥浪,令人心曠神怡。 只是明顯能感覺到,越往北走越荒涼,數十里荒無人煙,就連官道也極崎嶇。 偶爾看到的百姓,也不像中原地帶的百姓那樣大膽,一看到士兵,都飛快跑回家。 便是知道這是凌王妃的隊伍,也沒人也出來。 明顯能感覺到,北邊的百姓更警惕。很明顯,他們是被敵人打跑了。 在老家光州,很快老人一輩子沒出過縣,說來是沒見過世面,可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據說靠近邊關的百姓,跟韭菜一樣被外族搶掠。 一遇到敵人就拖家帶口南逃,北邊戰事一平,再遷回來。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顛簸流離,動蕩不安的。 這里的驛站情況也極差,驛卒的衣裳都是灰撲撲打著補丁的,四月霉雨天,屋間一股霉味。 月見帶人把沈冬素要住的房間,從里到外清掃布置一遍,才敢讓她住進去。 沈冬素悄悄問甲四:“幽州的情況也像這樣嗎?” 甲四搖頭,她正心一松,就聽甲四道: “比這里的情況還要差!幽州沒多少百姓,都是逃不掉的,才留下來。” 好嘛,沈冬素懸著的心,算是懸徹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