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敬叔,您是怎么看出法器來的?” 蘇小凡繼續(xù)問道:“我看這手串和一般的金剛菩提也沒什么不同之處?!? “這個……也得等你入門之后再說?!? 敬時珍還是搖著頭,“走吧,先去你買這手串的攤子看看?!? “神神秘秘的?!? 蘇小凡嘴里嘀咕了一句,不過還是和敬時珍走進了潘園。 “敬叔,就是這個攤子,不過老板好像還沒來?!? 來到購買手串的那個文玩攤位前,蘇小凡發(fā)現(xiàn),這位還沒出攤呢。 “現(xiàn)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懶了?!? “以前我來潘園,都是四五點鐘來,那會還有鬼市呢,好東西也最多。” “敬叔,現(xiàn)在各地都沒鬼市了?!? 在古玩市場混過的人,沒幾個不知道鬼市的,對于敬時珍所說的鬼市,蘇小凡自然很清楚。 鬼市起源很早,清末的時候各地就有了。 之所以被稱之為鬼市,并不是說和鬼交易,而是因為鬼市所賣的東西,大多都是來路不正的,白天見不得光的物件。 再加上鬼市出攤,大多都是凌晨四五點鐘。 那會月亮剛剛隱去,太陽還沒出來,整個市場人影閃現(xiàn),像是鬼影一般。 而且以前鬼市的交易,雙方都不說話,而是用拉手的方式議價。 沒有聲音,又鬼影曈曈,偌大的市場在夜色中若隱若現(xiàn),是以被稱之為了鬼市。 在建國初期和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鬼市在各地還都存在的。 不過由于鬼市會出現(xiàn)很多贓物,相關部門打擊了幾次,慢慢也就消失掉了。 “哎,敬叔,那老板過來了?!? 蘇小凡和敬叔閑聊的時候,看到之前賣給他金剛菩提手串的攤主,拎著個箱子晃晃悠悠的走了過來。 “哥們,還想買文玩?” 看到蘇小凡站在自己攤位前面,那老板抬手打了個招呼。 “我手上最好的可就是這串金剛了。” 攤位老板指了指蘇小凡手腕上的手串,“別的盤玩的時間短,品相都不如這一件,不過也差不了多少?!? “老板,我能問下,您這手串是自己盤出來的,還是別的渠道進的貨?” 沒等蘇小凡開口,敬時珍就問了出來。 “哎,什么意思?” 那個約莫三十來歲的攤位老板聽到敬時珍的話,頓時急了。 “在這潘園,誰不知道我劉老二的文玩,都是自己盤的!” “蒸煮油炸的事情,我劉老二從來不干,您要是后悔了,我把錢退您?!? 劉老二還以為蘇小凡是帶人來找后賬的,當場就嚷嚷開了。 看到周圍傳來好幾道不善的目光,蘇小凡不由笑了起來。 這場景簡直太熟悉了,以前在洛川擺攤的時候,多了一天能遇到好幾次。 敬叔這怕是很久沒逛市場了,說話一沒留神犯了對方的忌諱。 “別,不是這意思!” 敬時珍看到自己鬧了誤會,連忙說道:“不是來找您退貨的,我是想買幾串相同品相的金剛菩提送人,問您還有沒有。” “嗨,您不早說,哥幾個,沒事沒事……” 劉老二沖著四周擺了擺手,打開了面前的箱子。 “差不多品相的還有兩串,您看看?” 劉老二拿出兩串放在密封袋的金剛菩提,說道:“這兩串我也不怎么盤了,您要是想買,我給您算便宜點?!? 敬時珍拿著那兩串金剛,用手指捻了一遍,臉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