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午鍛煉的節(jié)奏被打亂,下午的午覺自然是取消了。 擼了兩個小時鐵,渾身感覺有些酸痛之后,蘇小凡馬上去到泳池里,暢快的游了一個小時。 晚上的伙食自然是牛肉加燒雞,現(xiàn)在蘇小凡已經(jīng)完全不吃主食了,只有肉食才能補充他身體的消耗。 吃完飯上秤稱了一下,蘇小凡發(fā)現(xiàn)自己只增長了兩公斤,體重是112公斤,也不知道剛吃掉的那二三十斤牛肉都去了哪里。 科學(xué)訓(xùn)練,讓蘇小凡修為增長的很快。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蘇小凡覺得晚上修煉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大周天經(jīng)脈已經(jīng)打通了三分之二還多一點。 蘇小凡有種感覺,最多五天之內(nèi),他就能打通大周天經(jīng)脈。 蘇小凡沒再給師父打電話,刺激老人家的事情不能經(jīng)常做,那太不尊師重道了。 第二天蘇小凡還是出了趟門,因為昨天和趙正山約好了的,今兒要一起去逛古玩市場。 作為十三朝古都,洛川市的古玩市場自然不止一處。 蘇小凡和趙正山約的是地下的一處古玩市場。 和蘇小凡擺攤的地方相比,這里的游客少一點,洛川市的藏友們則是喜歡來這閑逛。 甚至本身有些攤位都是藏友們擺出來的,好東西自然多一點,撿漏的幾率也更大一些。 “怎么著?小蘇,還比不比?” 在地下入口處碰了頭,趙正山一臉志得意滿的樣子,“這里可是我的地盤。” “趙叔,算了吧,今兒可沒人做裁判。” 蘇小凡搖了搖頭,他今兒出來,一來是想逛逛這個自己不經(jīng)常來的市場,二來卻是想找機會把趙正山的人情還上。 “咳咳,又不賭錢,不賭就算了。” 想到敬叔做裁判那次的事情,趙正山頓時熄了和蘇小凡比試的心思。 別人隨手淘了兩個物件,賣出去一千多萬,和蘇小凡比,有點找虐的意思。 “趙叔,這個市場主要是賣什么的多?” 和趙正山一起走進了地下市場,這里蘇小凡就來過一次,只記得古玩店鋪不少,但擺攤的并不多。 “這邊交易郵票的多一些,另外還有就是賣字畫玉石的多。” 趙正山很有經(jīng)驗的說道:“這里在地下,刮風(fēng)下雨都淋不著,所以賣字畫的多, 小蘇,我給你說,以前曾經(jīng)有人在這里淘到過唐伯虎的畫,所以這個市場也是很有名的。” “得,不知道又是誰編出來的故事。” 蘇小凡笑了笑沒有說話,古玩市場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在這種地方淘唐伯虎的話,放到三十年前還差不多。 “嗯?趙叔,這里舊幣收藏也是主力啊。” 進入到地下市場里,蘇小凡發(fā)現(xiàn)在里面擺有很多的玻璃柜臺,柜臺中展示著很多的舊版rmb。 “對,這些物件都不能被風(fēng)吹雨淋的,所以都跑這邊來了。” 趙正山點了點頭,很熟諳的和一些攤主打著招呼,顯然他經(jīng)常到這里來逛。 “我還是看看郵票吧。” 蘇小凡對舊幣沒有什么研究,反倒是上初中的時候集過一段時間郵,對于郵票有那么一點了解。 “小蘇你也集郵?” 趙正山看向了蘇小凡,說道:“我那有一整版的猴票,回頭拿給你看看,嘿嘿,九年前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那個票,也是被我拍下來的。” “哦?趙叔您是郵票的大玩家啊? 猴票就算了,全國江山一片紅那票,您以后一定得給我欣賞一下。” 聽到趙正山的話,蘇小凡有些意外。 80年的猴票現(xiàn)在單張就能賣到一萬多塊錢,完整的一版更是在百萬以上。 而全國江山一片紅就更值錢了,那是當(dāng)年發(fā)行的錯票,發(fā)行之后馬上就被收回銷毀了,只有很少的一些流落到市場之中。 趙正山說的八年前的那場拍賣,蘇小凡后來聽說過。 那是嘉德舉報的一次春拍,一枚大紅的全國江山一片紅,最后拍出了七百五十萬的天價。 蘇小凡也沒想到這枚票居然落在了趙正山的手上,那可是所有集郵迷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biāo)。 “趙哥,您來啦,來看看我這的票,最近新收了不少。” “老趙,來來,我這有枚梅蘭芳的小型張,你看看有興趣沒有。” 一進入集郵區(qū),蘇小凡就感受到了趙正山在這里的人氣,但凡看見他的,沒有一個不打招呼的。 趙正山也不像是個身家上億的富二代,一點架子也沒有,一邊打著招呼一邊往里走,中間還接過被人遞來的煙夾在了耳朵上。 “你這不是62年發(fā)行的貴妃醉酒,是后面的紀(jì)念郵票,不值錢。” 趙正山接過一人遞來的郵票,看了一眼就遞回去了。 那人也不生氣,笑著說道:“老趙,你說的多稀罕,我要有貴妃醉酒,早就拿去拍賣了,還在這擺著嗎?” “有什么新收的票,拿來看看?” 趙正山在那人攤位前拿過兩張馬扎,遞給了蘇小凡一張,說道:“這是老張,玩郵票超過三十年了,我有不少都是在他這買的。” “張叔你好,我叫蘇小凡,跟著趙叔來漲見識的。” 蘇小凡連忙打了個招呼,他在自己的那個古玩市場人面挺熟,但到了這邊就是個生瓜蛋子。 “嘿,現(xiàn)在年輕人玩郵票的可不多了。” 老張沖著蘇小凡笑了笑,然后從身邊的箱子里拿出了一摞,大概有七八本郵冊擺在趙正山面前。 “越來越不好收了,這幾本是從城西收來的。 那家里的老人以前集郵,前幾天去世了,兒孫翻出來這幾本,都讓我收來了。”五atxt.com 老張感嘆著現(xiàn)在生意不好做。 事實也是如此,郵票大概率是上世紀(jì)八零年前出生的這一代人的記憶。 而八零后出生的人,長大之后的通訊方式多是電話和手機了,很多人甚至只聽聞過而沒見過郵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