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青石鎮各村的數據全都報上來了,一共有六千戶村民積極申請,加入中藥數字科技公司,卻遠遠超過了林水根預期的一萬畝,而是兩萬五千畝。 這讓林水根既高興又惆悵。 高興的是,青石鎮有一半多的村民加入,近一半的土地加入,一旦形成規模,這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中草藥基地,屆時創造的經濟效益,將是巨大的。 惆悵的是,計劃是一萬畝,現在突破了一倍多,一旦產量劇增,公司必須按照最低保護價收購,公司是不是吃得消,有沒有如此巨大的資金,將是巨大的難題,萬一資金不足,做不到這一點,便會極大的磋商藥農的積極性。 林水根盡管擔心,最終還是痛快地讓著六千戶農民,跟中藥數字科技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 林水根心里,有一桿秤: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現在沒錢也得干,到時候再說,車到山前必有路,必須無條件地支持青石鎮的老百姓發家致富,自己責無旁貸。 縣委縣政府,在青石鎮設立了“青石鎮科技園”。 隸屬青石鎮鎮政府,林水根兼任科技園的主任;蘇蕾是第一副主任,高明是第二副主任,陳清是第三副主任。 青石鎮派出了三位普通干部,負責科技園的日常工作。 林水根召開了科技園第一次干部會議,所有的人都必須參加。 林水根在會上,提出了青石鎮科技園發展的三條規則:一是,入住青石鎮科技園的企業,優先得到青石鎮的土地有償劃撥;二是,入住科技園的企業必須照章納稅,沒有什么免稅政策;三是,入駐企業不能與民爭利。 第一條基本上都沒有意見,誰不想找個好地段建立自己的企業? 第二條也能認可,畢竟誰都不敢公開說自己要偷稅漏稅;現在不是上個世紀80年代了,招商引資動不動就要政府,來個三減兩免。 現在招商引資的企業,不但沒有了這樣的免稅政策,你的項目,一旦涉及污染,還不讓你做。 時代不同了,政策也是會改變的,這個都不敢說有意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