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許諾-《謀斷九州》
第(2/3)頁
徐礎搖頭,“同樣是一成把握,平秦州之后,有進無退,平益州卻是可進可退,難易天差地別。”
甘招笑道:“明白了,多謝徐先生。我現在這個樣子,所謂承諾皆與欺騙無異,但我留下一句話:徐先生若一路高升,到我這里永遠都是貴客,若想另尋棲身之所,我這里虛位以待。”
“承蒙高看,在下銘記甘統領今日之諾。”
甘招拱手告辭,大步追趕前面的同伴。
徐礎跟在后面慢行,直到嶺上,望著甘招等人離去,突然想追上去,提醒一聲,他剛才的說法多半是道聽途說,再加一些紙上談兵,其實連半成把握都沒有,甘招若是當真,很有可能一敗涂地。
但他終究沒追上去,這世上唯一不能表現出猶豫的人就是謀士,嘴里喃喃道:“他不是問鼎之人,不是……”
徐礎在寧抱關營中停留一天,眼見成群結隊的亂民前來投奔,其中多是造反但是無主的河工,他們不在乎吳越王打誰的旗號,只想吃幾天飽飯,最后能夠回返淮南與江東的老家。
河工有個好外,大都沒有家眷拖累,比較容易成軍。
寧抱關挑人也嚴格,拖家帶口的一律不要,給些糧食,勸他們去投奔降世軍。
當天傍晚,降世王派人過來,同意給八天時間,相約次日一早兩王各自出營,在會面地點結盟。
事情算是達成,寧抱關叫來徐礎,說:“你為馬維而來,是個重情重義的英雄,我既然稱王,金口玉牙,絕不撒謊。明天一早,我派五百人送你去孟津。找到馬維,你可以將他帶走,愛去哪去哪,也可以一塊回來,我給你們都留了位置。聽說你刺駕是為吳國報仇,愿意的話,可隨我一塊去江東,在那里自有你的用武之地。”
徐礎深揖,“實不相瞞,我與馬維還是要去投奔沈牧守。眼下局勢紛擾,我當盡力撮合三家,共敵官兵。”
寧抱關難得大笑,起身道:“去吧,我不阻攔。可我提醒你,沈家沒有龍興之相,你早晚還得回來投奔我,位置仍然為你保留,但是我會懷疑你的眼光。”
徐礎真想投奔的人不是沈直,而是五公子沈耽,拱手道:“言多必失,大王應當懷疑所有謀士的眼光。”
“哈哈,你說得沒錯。”寧抱關送徐礎出帳,邊走邊道:“你太年輕,雖有刺駕之勇,卻沒有接交朋友的胸懷,否則的話,也可以稱霸一方。等你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我愿意借兵給你,至于數量,要看我自己有兵多少,分出三四成總可以做到。”
一天之內,徐礎又得一人承諾,他的回答與此前一樣:“承蒙高看,在下銘記大王今日之諾。”
寧抱關善于識人,看出徐礎不懂附眾之術的弱點,說法與郭時風不謀而合。
徐礎回到帳篷里,思忖良久,一會壯志凌云,一會自認無能,最后得出結論,自己真是太年輕,被人說兩句就沉不住氣。
次日一早,寧抱關帶兵去見降世王,同時分出五百士兵,由部將羅漢奇率領,送徐礎去孟津追趕馬維。
羅漢奇仍對輸掉長槊一事耿耿于懷,出營就說:“其實不用去,馬維肯定死了,他帶二百人去攻打孟津,就是送死。”
五百人皆是步兵,只有徐礎與羅漢奇乘馬。
“十幾日前,吳越王要帶二十幾人攻城。”
“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寧王是什么人?有萬夫莫敵之勇,加上我們這些百人敵、千人敵,拿下一座小城輕而易舉。馬維和你一樣,是讀書人,只有嘴皮子功夫,打仗、攻城?哈哈,比婦人強不了多少。”
羅漢奇瞧不起讀書人,一路都在吹噓自己殺過的人、立過的功勞,徐礎但凡表現出一丁點的不信,他就橫眉立目,舞動手中的新槊,“咱們較量較量,我讓你十招,你能刺中我一下,就算我輸。”
徐礎笑而搖頭,等到對方吹牛的間隙,慢慢詢問馬維憑什么要去攻打孟津。
羅漢齊不關心這種事,知道得不多,每次只能提供只言片語的消息,徐礎推測出大概情況。
馬維留在吳越王身邊,一直也在想辦法自救,不僅給諸人改名,還提供許多計策,接受官府招安,就是他的主意。
幾天前,數百亂民前來投奔,他們不是降世軍,也不是河工,而是附近的土著,忍受不了官府的橫征暴斂,干脆數村聯合,也要加入叛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辽源市|
溧水县|
甘德县|
娄烦县|
西城区|
年辖:市辖区|
方正县|
晋州市|
雷山县|
西充县|
内乡县|
彩票|
洱源县|
阳江市|
绥化市|
蓬安县|
高邮市|
皮山县|
龙门县|
双城市|
海门市|
黔南|
云浮市|
镇坪县|
新建县|
荔浦县|
观塘区|
浦城县|
临澧县|
镇雄县|
河津市|
双峰县|
拉萨市|
山西省|
汉源县|
德保县|
宁南县|
砚山县|
陆丰市|
龙口市|